“哪一个国家能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6年伊里诺校长写给罗斯福的信。
罗斯福在许多人的建议下,开始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并规定这笔退款只能用作教育事业,1909年,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1911年更名为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经过百余年的变迁,这所学校也成为了今天的第一学府清华大学。
作为我国第一学府,清华大学为什么会出现对联这种怪题呢?这还得归咎一个人。
陈寅恪1890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花香门第,祖父陈宝箴,曾任职过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陈寅恪从小就在自己家开办的学堂读书,主读四书五经,这让陈寅恪也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后来东渡日本、德国、瑞士时,主攻的也是文学方面的专业。
他才学出众,被赞誉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跟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一般来讲,越是有才学的人,品性就越“怪”,陈寅恪也一样,上课讲学时就有四大怪: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此时的陈寅恪是清华国学系“四大导师”之一,国文系主任刘文典就想要让陈寅恪出一下考题,不过陈寅恪已经定好了次日前往北戴河休养,但刘文典盛情邀请,他也不好拒绝。
陈寅恪就匆匆忙忙制定了一套试卷,作文题目就叫《梦游清华园记》,看上去就非常普通,他还“别出心裁”取了一道“对对子”题目,上联:孙行者。
一张试卷,不到三个小时他就完成了,刘文典看了一眼,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是陈寅恪出的题目,他也没有多想。
结果对联题成了“拦路虎”,有一半的学生都交了白卷,还有一些人就随便乱答“猪八戒”、“沙和尚”之类的,要是真这么容易,陈寅恪也不会出这些题,交白卷和乱答的人全给了零分,全校只有一个人得了满分。
这个人就是周祖谟,他自幼苦读儒家经典,为人聪颖,17岁(1932年)便报考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同时被清华和北大录取,但由于学费问题,就读了北大。
他对的下联是:胡适之。
“胡”跟“孙”是两个姓氏,“行”跟“适”在古文当中都有“达到”的意思,“者”与“之”属于虚词。
陈寅恪看了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更好的答案:祖冲之。
当然了,这道考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怎么答都可以,但只有“胡适之”得到了满分。
周祖谟得了满分自然开心,不过在北大教书的胡适听了之后,多多少少有些不太舒服,自从周祖谟被北大录取,胡适就一直想要见他一面,多次发出了邀请,不过周祖谟却避而不见。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见胡适,周祖谟说:胡先生乃一代所宗,跟自己又不是同一个系,突然拜见,难免有攀附之嫌。
陈寅恪因为出了一道考题,结果让清华、北大都热闹一番,当时清华出“怪题”还登上了报纸,一时间为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