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郁郁青青
近日的一则新闻,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河南驻马店,一个33岁的男子与父母吵架后,喝完整瓶白酒后,跳河溺亡。
这不是醉酒后的意外,他一开始就是奔着死去的。
离世前,他给姐姐发了最后一条信息:
「今年一直努力,却没有达到一个月赚几万,一件事能说上千上万遍,不就是逼着我死吗?我知道咱爸妈巴不得我消失,我就顺了他们的意。」
真相让人难以接受。
已经成家,还有两个孩子,为了生活也很拼,却因未达到父母月入几万的要求,33岁的他不得不遭受父母一遍遍的语言攻击。
不难想象,那些话都在传达一个信息,嫌他不成器,对他失望。
2020年真的很难,中年男人的身上本身已经扛着几座大山,如果连家人都不理解和支持,留给他的只有看不见的深渊。
看着儿子冰冷的尸体,父亲悔恨得也要跳河,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在「不打不骂不成才」的观念下,父母习惯了嘲讽、打击、贬低,还认为这是为孩子好。
实际上每一句恶毒的话都不会变成激励,反而打碎了孩子的尊严和信心,还告诉他失败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
「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上狠狠拉上一道,这些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
为何家会伤人?
都说家是避风遮雨的港湾,实际上很多家却是孩子努力想逃脱的牢笼。
8月8日,浙江宁波,11岁的男孩小飞留下一封信便离家出走了。
信上有两句话格外刺眼:
「妈妈,我要走了,请你不要找我,我出去几天放松一下,会有人收留我。」
「我知道我是一个废物、窝囊废、累赘,这些年让你们生气不是一两天了。」
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委屈、无助。
其实小飞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跌出过前五名,可父母对他的要求近乎苛刻,在家安装了监控,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这次只因为玩了半个小时,就被罚跪了两个小时,可压垮他的不是这根稻草,是即使他再努力学习,妈妈还是经常骂他废物、累赘。
即使这是「良言逆耳」的激励,却毫无教育意义,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有多不喜欢自己,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
本该春风拂面的家,俨然成了凛冽的寒冬,不就是在把孩子往外推?
「就你这样子,长大了也没出息。」
「怎么养了你这么不省心的孩子。」
「那谁比你强多了」
这些口头禅是不是很熟悉,它还往往隐藏在「为你好」的面具之后。
俞敏洪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刀子嘴豆腐心这种说法,刀子嘴就是刀子心。
这些话其实毫不掩饰地暴露了父母的心声:我觉得你就是不如别人,我对你的未来很担心。
孩子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全盘接受这些语言,以及背后的含义。
知乎上有个问题,被家人用语言伤害是什么感觉。
「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差,根本不配得到他人的喜欢。」「感谢他们20年的洗脑,让我相信自己是烂泥扶不上墙。」「感激养育之恩,但父母对我的伤害也是同等分量,我要用一生摆脱这个家。」
家是一个人的根,可活在父母差评里的孩子,早已千疮百孔,终其一生都既渴望得到家的温暖,却又害怕回家。
语言暴力,是诛心的凶器
看过一个特别揪心的视频。
十四五岁的女孩,回家有些晚,父母什么都没问,劈头盖脸一顿骂。
「一个女孩子这么不检点,去死吧,死了干净。」
「回来干啥,给我滚。」
看着满目狰狞的父母,女孩绝望地吼道:好,我去死,你生下我就是个错误。
可他们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一把拽住女儿的头发,一个耳光接着一个打。
女孩用尽全力反抗,流着泪嘶吼:我不是不想好,可你怎么对我的,你是父亲吗?
「如果知道你不争气,生下来就该掐死你。」
女孩什么都没说,冲出门外,向河边走去,没有一丝犹豫,她跳了下去。
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在说,你的存在毫无意义,你不值得爱,真的会瓦解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依恋。
语言暴力,是诛心的凶器。
我们分明希望子女成龙成风,却把他推到相反的路上。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毕业十年的女大学生,一直在家啃老。
因为无论她想做什么,母亲总说:「你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你将来成事,我给你跪下。」
她曾喜欢设计,曾拿着鞋子、服装的设计图给妈妈看,遭到一顿指责:「有啥用?看书去。」
这样的话进入潜意识,内化成了她的自我认知:我真的一无是处。
低落的价值感,让她在自我局限的信念里,直到活成了真正的失败者。
父母的话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心理学上的「期待效应」告诉我们:经常被骂笨的孩子,真的会变笨;经常听到「你可以的」的孩子,真的会成就自己。
父母的言语,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孩子思维习惯、信心和性格。
好好说话,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因父母的言语受到伤害,难道还要让孩子重蹈覆辙吗?
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说话,用一种没有伤害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好好成长。
1. 换一种方式表达情绪
有时候孩子确实让人头疼,情急之下常常口不择言,想要控制情绪并非易事,我们可以宣泄,但需要换种方式表达。
说「我烦透了」,而不说「你真烦人」。
说「我现在有点焦虑」,而不说「你怎么这么笨」。
后者把你的情绪都归因于孩子,忽视了他的内心感受,前者不涉及对孩子的评价,只是你当下个人的感受。
教育界常说:同样一句话,10%是语言,35%是表情,55%是情绪,家长的不同情绪状态,说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
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有技巧地表达和回应,别让孩子来买单。
2. 换一个角度看事情
孙俪的儿子等等,有一天忐忑不安地说:我要告诉你个事情,你不要说我好吗?
原来,趁妈妈不在,他偷玩了一会儿游戏,违反了周一到周五不玩游戏的约定。
但孙俪没有一句责怪,还因儿子的诚实,奖励他再玩20分钟。
我们说话的方式,取决于看待事情和孩子的态度。
孙俪之所以如此包容平和,在于她允许孩子犯错,没有盯着错误本身,并从中看到了好的一面。
无法平和地面对孩子,常常是因自己的焦虑、比较心理占了上风,不能理性的看待一件事。
或许我们首先该认真思考,是否能接纳孩子平凡,是否相信他会改错,是否无论怎样都一样爱他。
改变了看事情的态度,才能改变说话的语气和内容。
3. 换一种语气沟通
接孩子放学时,遇到过这样一对母子。
妈妈接过孩子的书包,说:「回家后咱们先学会英语吧。」
孩子脸上流露出不悦,表示自己想跟小伙伴们玩一会儿。
妈妈笑笑:「想玩就玩吧,不过之后,可要回去学英语啊。」
接着,男孩又找借口说,英语太难,很多单词都记不住。
妈妈鼓励他:「上次老师还夸你听写进步了很多,多写几次,我们肯定能记住。」
小男孩欣然答应。
有人说,语气决定一切。
语气中渗透着父母的态度,你到底是尊重,还是在控制他,是鼓励,还是不信任他。
父母多用商量、鼓励、尊重的语气,满足孩子被认可、被赞赏的期许,他一定会积极进取,不放弃自己,不放弃努力。
波兰作家显克维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它的使命。
想要孩子优秀,就告诉他,你很优秀。
真正爱孩子,就让他在爱中长大,给他最温暖的港湾。
健全的人格,强大的内心,积极的自我认知就是孩子行走江湖的铠甲。
愿我们的孩子都有进一步的勇气,也有退一步的从容。
作者:郁郁青青,与孩子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