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带着暖暖去了一趟亚布力,一是去探探路,用直播带大家看看亚布力ClubMed到底怎么最好玩,二是暖暖念叨了好久想旅行,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带暖暖来了一次今年最后的旅行。
结果我昨天发出跟暖暖的照片之后,下面收到这样的留言。
类似这样的留言不少,我大概数了数,差不多46条左右。
说实话,对于已经成为小学生的暖暖来说,这样能请一天假出来玩的情况,确实很“奢侈”。但毕竟也不是经常都有这样的机会,我也是征求了老师的同意之后,给暖暖请了一天假。
所以我是完全能理解妈妈们的立场,担心暖暖会不会耽误功课,担心暖暖的身体健康。从这一点上我完全没有不开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之深,责之切”,我也完全能明白妈妈们的好意。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是滋味。
那就是,作为妈妈,为什么我们自己会为自己和彼此提出“好妈妈”标准?
比如:“你这么做考虑过孩子吗?”“你不这样做不是耽误了孩子吗?”“你这样就是不负责任,还能称为妈妈?!”
这些年,有关“好妈妈”的评价,我想我们听得不少了。
不久的一篇文章下面,有这么一个留言:
这位妈妈不过随意提了一句:阿姨已经把孩子哄睡了。结果就遭到了朋友劈头盖脸的指责,还直接被盖章定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妈耶,这也太上纲上线了吧。
我看到这个留言的时候,第一反应也跟这位读者一样:做妈妈,真的是一个“360度全死角”的职业,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找到批判你、攻击你的理由。
再难做的社畜,所要应对的也不过是一个老板。而在妈妈这份职业里,家人、同事、朋友,甚至不相干的路人,都可以自动代入你上司的角色(还是不发钱的那种),对你的工作指指点点。
而且老板考评业绩至少还做个绩效表,那些指指点点的人是根据什么来断定你“不是好妈妈”的呢?不好意思,没有标准。
他们不需要看到你为孩子付出的99%,只要感觉你有1%做的不好,达不到他们的满意,那“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
社会对女人的苛责,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这些年,随着女性身份的转变、角色的多重化,这样的苛责变少了吗?
并没有。
相反,对妈妈的要求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高精尖”。
在以前,一个女人只要能打理好家庭,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的衣食起居,就可以被称为贤妻良母。
而现在的妈妈,不仅仅要照顾好衣食起居,还要了解常见病的原因及护理。数学、英语、阅读那也是不能漏掉的,除此之外大概还要陪着琴棋书画各种兴趣班,最后妈妈们还需要自己学学管理情绪,奋发上进,不能对孩子发火,要做孩子前进的榜样。
“孩子咳嗽三天为什么还没好?你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吗?”
“孩子闹脾气?是你妈妈没有做好和善而坚定!”
“孩子数学100分,英语才89?!做妈妈的也要找找原因!”
“孩子进取心不够?你妈妈在工作上努力了吗?即使全职妈妈,坚持在家学习了吗?!”
现代社会的妈妈,要得到一个“好妈妈”的勋章,似乎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前不久跟大家说,我在看一部韩剧《产后调理院》里,看到后面的情节,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妈妈们好像《雪国列车》里三六九等的乘客。
坐末尾车厢的,是以女主为代表的这批高龄产妇、职业女性,同时又毫无经验的新手宝妈。
而坐头等车厢的,是生育多胎、坚持母乳并且全职照顾孩子的母亲。
她们掌握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享受着众多妈妈的尊敬和追随。
其中顺产了一对双胞胎、24个月坚持母乳喂养,并且不用奶瓶的小爱妈妈是这群佼佼者中的女王。
但是看到这里我又在想,剧中小爱妈妈这样的王者,到了现实中也一样会被批判吧?
毕竟我身边也有好多二胎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全身心为孩子和家庭付出,但一样会被说:不修边幅啊、没有人生价值啊、不能给孩子做榜样啊……
职场妈妈难、全职妈妈也难。好像没有一个女人,配得上这个社会对于“妈妈”这个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
但是,EXM,凭什么呢?
前不久,《人物》发起了一个关于「你是否后悔成为母亲」的征集。收到了1019份回复,超过20万字。
对于“如果回到过去,你还会选择成为母亲吗?”这个问题,有427位女性回答了“不会”。
成为母亲,她们后悔了。
但是我看了文章里面妈妈们的心声。其实相当一部分妈妈,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当妈后的生活太难了。
身体臃肿、喂奶之痛、产后后遗症……这些生理的变化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然而更难的是还要承受无数心理上的压力——
孩子哭了怪你、奶水不好怪你、孩子生病了怪你、孩子犯错了也怪你……
养育不好孩子的自我怀疑,失去自由空间的压抑,“父亲”角色缺位导致的暴躁。
当妈妈们疲于应对来自各方的指责和批评、努力去扮演大家标准中的“好妈妈”时,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呢?
在这篇调查中我看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感触很深:
我特别特别有同感。
自从暖暖上了小学,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俗套剧情。
每次爆发完冲突,我却在自责愧疚中半天难以自拔,觉得自己连脾气都控制不住,算什么好妈妈?还有什么脸分享育儿文章给大家?
越是自责越是情绪不稳,那段时间我就特别容易炸毛。
但慢慢地,我想通了:我不是神,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太正常了。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微笑着说好好好、棒棒棒,那不仅太假,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吧?再说了,爱也不仅仅是只能有赞美。《少有人走的路》就说过:“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所以,只要不是在孩子身上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个妈妈发火呢?
当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我紧绷的神经放松多了,结果呢,我跟暖暖的冲突反而没那么激烈了。我开始用讲道理、让暖暖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她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她,争取她的理解和配合。
所以你看,其实社会越是对妈妈们要求苛刻,妈妈们越是无法成为“好妈妈”。只会在不断的自责、怀疑、纠结中,积蓄很多负能量。
只有当妈妈们得到尊重和理解,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快乐和平和,她们才能把母爱天性发挥到最佳状态。
回到最前,我收到的那些留言。
这些留言里的关心,留言里的焦虑我通通都理解,我不认为这些留言的妈妈有多苛责,她们只是可能比我对妈妈的标准更严格而已。
优秀的妈妈存不存在?当然有!
即使《三十而已》里顾佳式的完美妈妈,也一定是有的。
当我们能成为这样的妈妈,我觉得简直太棒了,但我更想说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成为这样的妈妈。
在目前要求妈妈变“超人”的仍然尚未改变的大环境里,我们不需要再用“好妈妈”标准来要求彼此和自己了。
英国作家凯蒂·柯比曾说:“为人父母并不需要做到完美,只要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陪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就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不被冻着,不饿肚子,被爱着,大部分时候开心,那么你就没有让他们失望。”
对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难道不就是最好的妈妈吗?!我们大部分妈妈还超标准了吧?
所以啊,与其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孩子的兴趣班上,不如留一点“快乐基金”给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去买个新衣服、旅一次游;
与其把一心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不如跟好朋友保持良好互动,经常出来逛逛街、喝着咖啡谈天说地;
与其紧盯着孩子这次是不是考了100分,不如给自己找个健康的兴趣爱好,健身、画画、写作……
哪怕每周给自己有两个小时的独处时间,去走一走、静一静。都会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我先足够爱自己,才有能量去爱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个放松的、积极的、快乐的妈妈,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