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是浙大中文系建系100周年。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浙西博雅之传,浙东专家之学,
萃聚于此,这就是浙江大学中文系。
浙江大学中文系滥觞于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
发端于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
和1928年的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
1998年前的主体是杭州大学中文系,
1998年四校合并后建立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
并由中文系和古籍研究所融合而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1920年之江大学国文系,
是现代大学教育意义上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浙江的发端,
距今恰为100周年。
百年悠长的学脉
以西式教育为主,设文、理、商、建筑四科,
成立国文系以后,
始中西合璧,
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著名学者夏承焘、张允和、周有光、
施蛰存、锺泰、戴望舒、苏汶、张天翼等人
都曾在之江大学任教。
在艰难的岁月里,
之江大学国文系的师生依然积极探索,
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包括以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而闻名的著名翻译家朱生豪。
1928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
设置中国语文学门,进而成为中文系,
这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又一发端源头。
抗日战争爆发后,
浙江大学西迁,
中文系也辗转于广西宜山、贵州遵义等地,
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
浙江大学与之江大学办学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952年院系调整,
浙江师范学院成立,
其文科的主体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之江大学文学院构成,
中文系成为主干系科。
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夏承焘、姜亮夫、任铭善、王焕镳、胡士莹等
众多学识渊博的教授都在此任教。
1958年,在浙江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综合性大学杭州大学。
其时教师有夏承焘、姜亮夫、王焕镳、
胡士莹、孙席珍、任铭善、胡永声、陆维钊等著名学者。
新时期以后,杭州大学中文系得到蓬勃的发展。
1981年11月,杭州大学中文系,
入选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
1983年,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
并成为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所属的
全国24家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
1998年9月,
新浙江大学成立。
新浙江大学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
2008级研究生始业教育活动
四校合并后,由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为主体组成了
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
中文系在新的平台上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99年12月,
成立了文艺学研究所、汉语言研究所、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1999年新增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新浙江大学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居于全国同类学科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
中文系成为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系科之一,
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重要使命。
古籍所成为浙江大学的一流强所和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重镇。
中文系和古籍所已经建成一支实力雄厚、
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35人,
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
国家级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
以及一大批富有学术潜力和锐气的青年学者。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获得A的优秀等级,
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方阵。
回顾正式建系的百年历程,
浙江大学中文系孕育集聚了大批名师硕儒,
培养了无数英才,
创造了精深的学术成果,
建立了传承有序的学统,
树立了谨严纯正的学风。
这种学脉,
又通过一代又一代气质博雅、格局弘阔、富有人文精神的毕业生
得以延伸和扩展。
站在下一个一百年的起点上,
浙江大学中文系,
将以更加深沉广大、博雅专精的学术气象,
继续奋进,勇立潮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王湛、中华读书报《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学脉的传承与拓展》(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 (吴秀明 总主编 吴笛、陶然、黄健 主编)、《浙大中文一百年》 (浙江大学出版社)
值班编辑:倪王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