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而最激烈的矛盾,往往最先暴露在学习面前。有人焦虑,我家孩子不比别人差吧?有人担忧,“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已经如此可怕了。”也有人坦言,“我是老师,但没法自己教。”
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各不相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对立,拔苗助长和循序渐进的角力,都指向了中国家庭普遍面对的教育命题:如何守住孩子心中的光,也让他们发光。
全文约4256字,细读约需14分钟
文 | 陈淼
等一朵花开
“我是你老师,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坦诚。”
王震紧盯着屏幕,让对面的学生贾智宸把本子摊开——该做笔记的地方空空如也。
“说做了,但没做;说会了,其实不会。”王震教过许多孩子,有不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自信,又怕被否定。
贾智宸今年刚上小学五年级,自小语文和英语成绩都不错,偏偏在数学上总“掉链子”。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可以做完的题,他要花两个小时才能搞定。上课的时候倒也乖巧,但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眼神飘忽不定,一会儿抠一下手,一会儿摸一下头。
此前,培训机构已经换了好几家,效果寥寥。妈妈高敏(化名)不解,“别人家的孩子,成绩补补就提上去了,我的孩子怎么回事?”花了心思又费了钱,还是没有进步,作为家长也很失落,“难道是智力有缺陷?”
和工作上的雷厉风行如出一辙,她干脆领着贾智宸直奔北京,到最好的儿科医院挂了号。一堆检查下来,医生拿着成叠的报告单给出结论,“孩子智商一点问题都没有。”
高敏的心结打开了,同时,她坚定了一点:在线上找到合适的辅导老师,自己同步监课、陪读,配合着帮孩子打好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老师摩擦冲突形成的。实际上,高敏眼里“无计可施”的问题,不过是王震总结的一个“懒”字。
王震知道,这类孩子对待学习更像是一种应付。由于成绩长期徘徊在下游,挫败感日积月累,早已让他们的自信消失殆尽。于是,“短板”变“屏障”,失去学习动力的孩子愈发沉默。他们放弃思考,将“听懂了”“会了”挂在嘴边,而一旦遇到类似的题目,便僵在原地再也不动。
“好像在听课,但其实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老师没有恰当的互动和监督,最终学习下来往往没有效果。”王震如此总结他们上课的状态。
改变从细节开始——为了让贾智宸更专注,王震在上课期间会特别关注他的反应,一旦出现低头沉默或困惑迟疑,便增加互动和提问活跃气氛。讲完一道题后,换贾智宸来复述,把解法讲清楚才算过关。
“慢慢来,别着急”“明白了吗?给老师讲一下”“没那么难的”成为王震上课时的高频词。他试图通过慢节奏,让贾智宸树立自信、变被动为主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贾智宸正在进行在线网课学习)
“换作以前的我,早就直接否定他了。”高敏有些愧疚。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玫瑰和仙人掌,是完全不一样的。”王震把自己的每个学生都看作一朵花,成为一名老师,意味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培土施肥修枝,陪伴他们改变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用多长的时间,鼓多大的劲儿,都有不同的讲究。
高敏被说服了。她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直到在电话里和王震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学习习惯到学习态度、从学业压力到教育焦虑……她的语速逐渐慢下来,心放平了。现在,高敏觉得自己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给出建议,高敏便敦促落实;老师提出表扬,高敏也第一时间让孩子看到,多加鼓励。
这种良性的“合作”,往往事半功倍。一些长远的转变是,贾智宸看到题目,不管想法对错,都敢于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上课时的笔记工工整整,每天要做的练习题也一次不落。
半年过去,贾智宸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高敏的心态也变了,“就像王老师说的,可能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样,只要耐心施肥,花儿总有开的那天”。
(贾智宸与母亲)
“望闻问切,找准胃口”
在王一然的世界里,数学一度处于学习的对立面。
毕竟,从小学开始,她这门科目的考试就没及格过。相反,爸爸的数学成绩向来很好,妈妈也曾在考高数时拿过高分,王一然更加沮丧,“自己不是个学数学的料”。
辅导作业的时候,看到一个简单的运算,她有点转不过弯,半天没答上来,爸爸的愤怒压过耐心,“这都不会?!”三五分钟下来,原本安静的书房变成一个三四十岁中年人和一个十来岁小孩子争执不休的“角斗场”。
妈妈教她,“准备个错题本,温故知新”,王一然听不进去,觉得错题这么多,全部抄一遍没有意义。
在妈妈慧颖眼里,学不会的可以慢慢学,但王一然几近放弃。“数学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这是慧颖最为担心的事。越畏难越学不好,为了避免恶性循环,她决定求助。
这是一次格外谨慎的尝试。在正式补习之前,慧颖拉着线上课程的班主任聊了半天,把女儿的性格、爱好和学习习惯详细复盘了一遍。“学习和饮食是一个道理,”这个专业的营养师妈妈认为,“抓住胃口,才有可能啃下硬骨头。”
在第一节试听课上,王一然低着脑袋不看镜头,用嗯嗯啊啊的回答应付另一端的互动。但屏幕中的王伟,始终幽默亲切,耐着性子一点点问,“你喜欢什么呀,平时不想写数学的话会做什么?”十分钟过去,生性外向的王一然打开了话匣子,相声、钢琴、追星无所不聊,扭头冲着慧颖喊,“妈妈,这个老师太好了!”
破冰的根源在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让王伟深知,初中的孩子大部分处于青春期,对学习成绩好坏并没有那么在意,比较贪玩。枯燥的“说教式”教育,很难再打动这群互联网的“原住民”,需要通过有趣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他们自己发觉学习的乐趣。
(王一然通过在线网课听取老师答疑)
知道王一然喜欢相声,他把题目中的“轮胎”换成“快板”,改造一番再拿给一然做。
偶尔用手机软件监课的慧颖知道,这精准地抓住了女儿的“胃口”,“上课氛围很幽默,像说相声一样,有时候我也笑得前仰后合”。
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在发生,八年级下学期的一天,王一然在回学校的路上突然哭出声来,把正在开车的妈妈吓了一跳。原来,王伟发消息鼓励她,“小姑娘,现在数学不好没关系,我相信你未来是可以学好的,我们一起努力。”王一然第一次感受到了信任,曾经的自我否定变成燃料,她开始变得认真,想要燃烧自己的全部热情,学好数学。
一方屏幕,不仅拓宽着师生对教学的想象力,也让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这种更倾向于陪伴的“新型师生关系”背后,藏着王伟的细腻,“教学其实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课上我把学生当做朋友,课下也可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交流。”
不久前的市模拟考,以往数学只考30分左右的王一然,这次达到了学校优秀线以上。王伟以“脱胎换骨”来形容王一然的改变,这更是慧颖此前不敢想象的。“要知道以前她做数学作业,都是应付,有时还直接去搜索答案,甚至连12+1这种基本运算都要犯错。”
眼下,王一然希望王伟能陪伴自己直到高中毕业,“要约王哥来郑州喝胡辣汤!”王伟不禁莞尔,“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只要有问题,随时呼叫王哥,随时都在。”
“对症下药”
比起贾智宸和王一然,李亦轩需要战胜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变动的环境。
五年级开学这天,一向自称为“sunshine boy”(阳光男孩)的李亦轩回到家,默默掉了眼泪,原因是从南京转学到上海后,他“没有朋友了”。
对于许多中国孩子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场景。不仅是转学,小至换老师、换班级,大至升学,出国,这些都意味着教学环境的变动,都可能成为改变“李亦轩”们一生的十字路口——有人顺利过渡并进步飞速,也有人难以适应一跌不起。
妈妈晓月(化名)并不为此担忧,她相信,李亦轩从小善良开朗,“所有人都喜欢他,他也喜欢所有人”,往往很快就能融入新集体。事实也正如晓月所料,几个月后的秋游,李亦轩和同学们在植物园里追逐打闹,已经玩成一片。
建立情感链接的背后,一个更难的困境出现了——学业,尤其是英语。这令李亦轩一度陷入苦恼,用他的话来说,“很彷徨”。
事实上,在南京就学时,李亦轩一直不是金字塔顶尖的那几个,但算得上“考试型”学生,“大考的时候成绩都还不错”,他的英语课程不用父母操心,“轻轻松松就能上95分”。
但是,“英语变差了”,李亦轩无意识间皱紧了眉头。他有明确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认知,想要变得更好。妈妈晓月帮他缓解压力,分析症结所在:“江苏和上海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别。”
以英语为例,上海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家长对于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不言而喻。在大学执教商务英语20年的晓月,精准地总结出李亦轩的主要问题,“一是词汇欠缺,二是语法、句法知识点的欠缺。”
找出问题的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目标清晰的李亦轩,眼下显然需要个引路人。但晓月明白,“教自己的孩子和教学生,完全不一样。”她主动把辅导的机会“让”了出来。于是,之前从未上过课外补习的亦轩开始接触在线教育课程。
作为在线老师,25岁的金潇面对这类针对性需求,感到“压力蛮大”,但也干劲十足。围绕同一个目标,金潇得以更快地摸索出方法,让李亦轩“不走弯路”。
抓住首字母填空和阅读上的得分点,是金潇制定教学计划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一次上课时,李亦轩卡在一道首字母填空题上,左试右试都不对,忍不住抱怨,“这么多词义,记不清了”。金潇鼓励他“不要着急,慢一点”,把这个单词的词义分类梳理出来,讲解用法后,再让李亦轩趁热打铁做一组练习。
(李亦轩正在完成课后作业)
这仅是李亦轩和金潇在课上互动的一个侧影——除了根据大方向安排的课程,金潇尝试一点点改善李亦轩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自学能力,查漏补缺。
起初,在课堂上,李亦轩极其活跃,往往金潇还没讲完题,他便脱口而出“我知道了”,多半回答错误。如今,在金潇的引导下,他更愿意多冷静思考一会儿,再给出一个答案,学着先说服自己。
两年半里,李亦轩顺利考入了理想的中学。但比起眼下成绩的进步,让晓月更庆幸的是,在两年半前那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们没有走弯路,“稳妥地一路向前”。
(母亲接李亦轩放学回家)
这些隐藏在教育命题下的具体片段,被我们发现并记录下来,拍摄成短片《守光》,试图勾勒出当下“千人千面”的在线教育新时代。
三个家庭,三个故事,都来自掌门1对1真实的用户案例,代表着值得被倾听和关注的声音。新生代学子们,正呈现出更多、更复杂、更深层的个性化需求,或是对短板没信心,或是对学习没兴趣,又或是亟需抓紧关键节点……面对不同的学习难题,他们不必受困于固有路线中艰难挣扎,而是可以打开桎梏的枷锁,寻觅一个适合自己的出口。
孩子们不满足的求知欲,是实现进步的源动力;家长们不断寻找的教育最优解,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就自我;作为连接孩子与未来的最短通道,老师需要尊重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解构知识,传递能量。当老师、家长和孩子置身同一个语境时,一个稳固的成长空间也由此建立。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样的教育里,有爱、有信任,和教与学共振的力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