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有一幕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小时候外婆带的比较多。
每次我问外婆为什么时,她基本上回答我的就是“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的”,或者直接就是“因为这是我说的”。
小D还在我肚子里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不会做这样的父母。
如果女儿开始问“为什么”了,我一定会耐心解释,而不是拿着父母的帽子压她。
然而,在小D2岁半时,我啪啪打了自己的脸。
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们按照惯例执行完了睡眠程序,小D上床后突然站起来,一脸认真地开始了和我如下的对话: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睡觉?”
“身体和大脑需要休息”
“为什么要休息?”
“因为只有休息好了,我们才有精神继续玩”
“为什么不可以一直玩?”
“这样的话,你就会很累”
“为什么呢?”
“因为人就是需要休息和玩结合的,不可以一直玩”
“为什么呢?”
“没有为什么,你现在需要去睡觉了,这是我说的!”
更让人崩溃的是,这样的对话我们每晚都进行,每晚这个孩子都是问一样的无数个“为什么”的问题,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我从一开始的循循善诱,到后来也就精简到了最后一句,“没有为什么,这是我说的”,我也成了当年外婆的样子。
当同样的事情反复出现,我就意识到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了。
于是,有一天晚上我静下心,把这段时间以来小D问的为什么一点一点梳理一遍,这才发现,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模式的孩子,提问也是有真假的。
1
求知欲望的“为什么”
这一类是真的“为什么”,一般从2岁开始,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时他们就会问很多“为什么”,这是认知发展的一大进步。
比如,小D会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鸟可以飞?”
当一个孩子问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就知道她对于身处的这个世界开始有了连接和观察。
这是特别宝贵的,我们父母一定要鼓励这份求知和好奇。
面对孩子这类“为什么”,父母需要打破一个迷思,“不要追求做一个什么都懂的父母”。
很多父母在这个阶段就会觉得压力好大,好多孩子的问题自己都不知道,然后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这有什么好问的”。
相反,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让孩子学会的是,即使不知道答案,我们该如何寻找答应。
比如,我现在经常会这么回答小D,
“这是个好问题,但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找一下资料吧”。
寻找解答的过程,比直接给答案可以学习到更多,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才是家庭教育最该传承的。
一个4岁的孩子平均每天问437个问题,大家做好准备,不能我一个人内心受到冲击:)
2
寻求关注的“为什么”
第二种就是假的“为什么”。
分享一个我曾经的反面例子,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小D就隔着厨房门和我对话:
今晚吃什么?
菠菜
为什么啊?
菠菜有营养啊,我们每天需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才能让身体健康
为什么啊?
因为我们身体需要这些营养啊
为什么啊?
。。。。。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孩子的这类提问就像死循环自动播放,不管我们怎么回答孩子,他们也不管这个回答是否合理,就是一遍一遍问,没完没了。
后来我发现,当孩子进入这样的模式时,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了解答案,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关注。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不断提问时,我们才给予了孩子回复。
因此,每当我察觉到小D进入这样的提问模式时,我就会先自己反省是不是在忙而忽视了她。
像菠菜这样的提问,我就会暂时把火关小一点,然后走出厨房抱抱小D,然后说,
“今晚我们吃菠菜,小D还想吃什么呢?
哦,想吃面条啊,你怎么知道今晚还有面条吃啊。
那你自己在这玩一下,妈妈给你煮面条,马上就有的吃了哦”。
对于这类的提问,只要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当孩子感觉自己被重视了,他们就不会通过穷追猛打的提问来引起我们关注了。
3
抗拒规则的“为什么”
这是第二种假的“为什么”,像我开头讲的睡觉的这个例子就是这一类。
小D其实并不是想要一个原因,而是她并不满意某个决定,这是她的策略试图改变我们的主意。
而作为开明的家长,通常都会觉得当我花时间和孩子解释清楚原因,孩子就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就能更好执行。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不管花多少时间解释,孩子还是会不断地问“为什么”。
这并非孩子故意和我们做对,4岁前的孩子还不具备“讲道理”(理性思维)这个能力,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和身体舒适感来做决定的(感性思维)。
当我们试图和一个还不具备能力的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会被说服,而更要命的是,父母更容易被激怒,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和孩子讲理。
时间花的越多,我们自己越生气,“这个熊孩子,我都讲了那么多遍,她还是不听!”
这时我会采用一个策略,就是通过提问反客为主,将球抛回去。
比如像小D睡觉这个问题,我们长期以来都是规律作息有良好睡眠程序,而且我也已经解释过了(这是大前提,划线加粗!)。
这时,我就会反问她,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常常她就会很不情愿地说,“因为身体要休息”,我就会回答说,
“对的,这就是原因,那晚安啦!”
对于这一类的假“为什么”,还有一个策略就是呼应情绪。
比如有段时间,小D早上都会问我,“为什么爸爸要去上班?”,我曾经每次认真解释完,她都会不断反复问为什么。
这时,我就意识到,她不是在问原因,而是在表达不舍的情绪。
后来,我就这样回应:
“你是不是非常舍不得爸爸去上班?
爸爸也是的,非常舍不得呢。
爸爸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小D的照片,这样爸爸上班时想念小D时就会看照片。
小D想念爸爸时,也可以看爸爸的照片。
爸爸下班就会回来,爸爸永远会回来的”。
当我这样说了以后,小D就不再有关于爸爸为什么要上班的反复追问了,因为她的情绪得到了回应。
孩子爱提问是好事,父母及时回应也是好事,但在我们回应孩子时,不要一味陷入到了“解决问题”模式,而忘记了去真正“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
下次再遇到孩子十万个为什么时,不妨在回应之前,先问问自己:孩子是在求知、求关注还是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