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现在的父母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为了能够把孩子培养得更出色,他们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特长班,除了一些理性选择的家长外,更多的是跟风般的盲目攀比,你给孩子报这个班,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
有的父母未跟孩子沟通,或家长以自己的喜好或意愿进行报班,这样的案例其实不少。笔者并不反对给孩子报班,但是建议理性选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01
女童唱高难度歌曲
五岁的慧慧因为多才多艺,人们称她“小周迅”,别看小女孩年纪不大,论起才艺,让成年人自愧不如,不管唱歌、跳舞,还是钢琴、主持,小姑娘敢着胸脯说:这些我都擅长。
小女孩登台献唱,一曲《九儿》唱得荡气回肠,席下的观众听得痴迷,沉醉于带有奶腔的歌喉中,即便在歌曲的高音部分,小女孩仍能掌控自如,表现得毫无压力和紧张感,整曲唱完仍余音绕梁。歌曲变了几个调,但是小姑娘的音控力很强大,最低音转换熟练、自然,情感表达富有感染力。
女孩台风很稳,长相甜美,性格温柔,从小就懂得谦虚,可见孩子的家教真的很不错,太招人喜爱了。
评委也被女孩的高音打动了,他认为五岁的小孩能够这么好的嗓子,真的太少了。几次被问及是不是“小天才”,小女孩回答都是不知道,她也太有“心眼”了,是不是不重要,我就不说,留给你们评价。
通常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孩子被规划,像“机器人”
小曲在父母的规划中生活,虽然父母也帮忙买了房子,被别人打上“富二代”的标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
她的父母只关注她的学习,其他特长方面“一毛不拔”,虽然在城市中长大,从小没少被同学嘲笑,因为他们不仅有钱花,而且明白怎么花。
而小曲就不一样了,她上班后自己赚钱了,一把手要交给父母,却不知道如何花钱,为了一沓纸,辛苦忙碌,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她生活在痛苦之中,想要谅解父母,去讨好父母,可换来的是更多的设限,少了很多选择。
她无法理解同龄人是如何生活的,羡慕他们每天都开心的样子。以至于想离开家,获得财务自由,想全部中断关系,自己终于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友——金钱。
帮孩子规则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他们经常会说“我想让他/她……”,而不是“我先了解他/她想……”。
最后,孩子会活成父母的“提线木偶”,任由父母摆布,如果脱离父母后,不知道何去何从。
2、孩子不适合唱情歌
有人认为,不应让孩子唱情歌,首先孩子年龄小,可能对其身心发展不利,出现早恋现象;其次,孩子没有感情经历,可能唱不出如此深情的歌曲;再次,歌曲高音部分恐对孩子身体发育不利。
也是有人表示不应划分种类,只要孩子用心唱,就可以唱出韵味,感受比种类更重要。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历越多的人,唱得越好;但是,你不要忘了,还有一类人叫天才。
3、展示才艺容易忽略学习
我们了解过一个故事《伤仲永》,小时候的方仲永才华横溢,父母经常带孩子四处炫耀、展示才华,而且充满正能量,以后但凡有作诗的活动,总少不了小仲永的参与,不论写诗的速度与文采,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在这个小县城引起不小的轰动,他的父母也成了人们的“座上宾”,其诗作也被人们“明码标价”求取。
从小在光环中长大,却忽略了一点,孩子也需要不断学习。其父看中了“有利可图”,儿子成了赚钱工具。
几年过去了,有同乡再见到青春期的小仲永时,其才华与名声相差甚远;又数年后,成年后的方仲永完全成为普通人了。
可能这种局面,世代耕种的父亲认为很正常,他会不会想:儿啊,这都是你的命啊,我们家本来是农民。
我们回到小姑娘的话题,五岁能具备多种才艺,可见其父母的家教,并非普通家族,孩子能不能赢在起跑线上,一方面是父母对孩子教养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这个家庭有没有经济基础、模仿对象等同样至关重要。
如果父母的努力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孩子就没有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
讨论话题:你是如何培养孩子才艺的呢?聊聊你的育娃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