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是听人说德国(或者说国外)小学太轻松,学的内容浅,搞快乐教育,故意让孩子们在四年级自然分流,进一步维护阶级固化...
而在我们国家,人人都力争上游,从幼儿园开始就学这学那,大家都被内卷化所累,虽然学了很多,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可是名校的名额终归是有限的,最终只有前1.5%的人能跨入985名校,剩下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依然面临着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局面。
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生活在德国,我的一大感受就是为什么周围读过大学的人这么少?一开始我很不适应,还和我的德国朋友抱怨:“幼儿园的家长里面读过大学的人用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我的德国朋友有科隆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拜耳制药做HR经理,我以为她会赞同我的想法,没想到她竟然反问我:“为什么你觉得有大学学位这一点很重要呢?为什么幼儿园家长没有大学学位让你很困扰?”
一时之间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是我可以真切体会到她虽然是HR,却并没有以“是否拥有大学学位”来区分人的本能。
后来我发现,周围很多德国人虽然没有读过大学,却做着在中国需要大学学历才能做的工作,比如:会计、税务咨询师、软件IT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市场营销、采购、银行职员、电气/汽车/机械工程师等等很多办公室白领工作,他们都是德国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另一方面,有些在国内随便就能上岗的工作,在德国则需要三年的职业培训,比如在药店工作的员工、装修工人、理发师等。
药店员工可不是简单的销售,他们是经过培训的药剂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卖给顾客药的同时要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药,注意事项是什么。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们也都能给出专业的回答,对自己药店卖的药了如指掌。
专业,是德国人最看重的职业品质,不管做什么工作,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才能上岗。
正因为德国人重视专业资质和培训,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德国转专业换工作领域特别难,这一点让我很不爽。
哪怕你有名校经济学博士学位,你想跨专业转行去当个老师?对不起,请回大学接受4年的师范专业本科教育再来申请。
马克思有个朋友是音乐院校专业出身的大提琴手,毕业后一直在国家乐团工作,相当于公务员铁饭碗。
后来因为结婚换了城市,不得不辞去原来的工作,在新城市再也找不到稳定的铁饭碗(乐团的公务员职位竞争超激烈),她动起了去中学当音乐老师的念头。
可是即便她是音乐专业本科出身,也不是想当音乐老师就能当音乐老师的...在德国人看来,自己懂音乐会乐器,不代表会教孩子。要当老师,还得接受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等相关专业训练。
所以这位朋友三十好几了,又回到大学里从师范专业本科大一开始读起,读了四年毕业才获得成为德国中学老师的资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识很多中国朋友,也是在国内读完本科,到了德国想转专业,又重新读了一个本科学位。
2.
德国人如此看重资质和专业能力,也因此有着非常发达的职业教育Ausbildung:学徒制职业培训,每个学生会配有导师。
尤其是双轨制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企业/社会机构与学校合作,让学生有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半时间在公司实习,还未毕业就已经获得了工作经验。
大名鼎鼎的拜耳制药、德意志银行、奔驰宝马SAP等等,每年都会招收不少Ausbildung学徒,表现优秀的可以在毕业后直接留在公司。在德国,并不是只有读了大学才能进入世界500强公司。
质量有保证的职业教育(这一点很关键),让完成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能够一技傍身,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足以胜任自己的专业工作。
国内很多人瞧不起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因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和教学质量没有保证,让雇主对职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缺乏信心,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
了解了这一背景信息,就不难理解当我们在谈论“职业教育”、“大学学历”这些词汇时,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含金量放在不同国家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
也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德国为什么要实行分流制。
德国小学只有四年,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分流,中学分为三类文理中学Gynasium、实科中学Realschule和职业预科Hauptschule(还有一类综合中学Gesamtschule,虽然不同水平的学生混在一个学校,但其实里面的课程也还是分为三个难度等级)。
理论上来说,只有文理中学的毕业生通过了高考Abitur才有上综合性大学的资格(只是理论上而已,实际上后期如果想读大学,还是有很多方法和通道开放的,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一考定终身一说)。
实科中学和职业预科都是为了将来接受职业教育Ausbildung做准备的,学习年限比文理中学要短1-3年。
德国大学的含金量很高,毕业也不容易。大学教授的课程非常理论化,大量的阅读写作和抽象分析训练,培养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德国人认为只有适合搞理论研究的人才有必要上大学。
而如果你就想当个会计或者程序猿,那么不用去大学,职业教育也能为你提供足够的你想学的专业知识。
当然,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天花板,想升入管理层非常困难,大部分人一辈子当螺丝钉。而德国大学毕业生起点高、起薪也高,有更多的升职空间。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德国人愿意当螺丝钉,“不思进取”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有大学学历也有大量白领工作可以从事,工资虽然和医生律师这些高薪职业不能比,但也不低,社会地位也不差,没有国内那么赤裸裸的鄙视链。
况且在德国医疗教育都不愁,加上工作压力小、休假有保障,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享受生活上,喜欢安逸生活的人觉得人生这样就足够了,干嘛一定要拼的累死累活成为人上人呢?
第二个原因,大概就是大家口中的阶层固化形成的思维固化,如果父母和亲戚都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榜样可以借鉴,孩子可能觉得考大学太难,不想选一条太难走的路。
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固化,德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普惠式免费教育让穷人从底层上升为中产并不难,智商在线就行。
德国中产的比例为64%
但是要跻身上层(在德国人数只占7%),那就很难了,得有人脉有资源有运气有眼光,光靠自身努力学习是肯定不够的。
大部分人安安心心待在中层,彼此差距不太大(相对来说),过着小富即安的满足生活,并没有继续向上爬的野心和欲望。
他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能力水平有清醒的认识,不会非得逼着不爱学习的孩子考大学,毕竟德国人不觉得读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在中国也不是)。
与其让孩子当别人的陪跑者,最后在考试竞争中成为炮灰,不如让孩子走一条适合TA自己的路,做TA喜欢的工作。
3.
悠悠班上同学的年龄相差很大,虽说是一二年级混龄,但有的孩子5岁多就入学了,还有的娃已经9岁了!还有好几个8岁的。
为什么?小学就留级在德国相当常见,官方数据显示比例在1.5-4%左右,但悠悠班上才23个人,就有4个留级的。9岁的那个娃一年级留了一次级,二年级又留了一次级。
孩子要是跟不上,就会一直留级,直到把该学的东西都熟练掌握了才能毕业。
这是因为,德国公立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为了选拔,而是更看重给每个人兜底,小学要打好基础,所以学得慢。
中学分流制度让不同智商能力的人都能接受最适合TA水平的教育,最终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因此德国小学老师不会歧视差生,相反,会给差生更多关注,以帮助他们获得基础教育和能力。
到了文理中学就不一样了,就算小学很努力勉强进了文理中学,实在跟不上老师也是会劝退的,每年都会淘汰一批人到低一级别的中学。
德国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职业教育就能满足很多社会工种(包括办公室白领工作),大学就是给少部分适合搞研究的高智商人群准备的。
也有不少已经上了大学的德国人,发现自己不喜欢大学的理论式授课,更喜欢应用型知识,又退学参加职业教育Ausbilding。不要说没上大学的德国人都是因为考不上。
马克思的朋友A,爸爸是化学博士,A从文理中学毕业拿到了Abitur(上大学必备,相当于高考),本来是可以申请大学的,但是他选择Ausbildung在公司里跟着导师学市场营销和广告,导师觉得A非常有想法有创意,告诉他不需要去大学学习,因为大学教不了他创意。
A完成了Ausbildung后,果断放弃读大学,自己成立了PR公司,专门为公司客户提供市场营销和公关方案。
他的客户从哪来?都是他在高尔夫球场上凭借超强社交能力和高超球技结识的!三十几岁就财务自由,现在已经处于半退休躺赚状态,一周三天打高尔夫,维护人脉,只接自己喜欢的客户。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在校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反而在工作中表现很好,这样的人就是应用型人才,考不好不代表做不好。
在低级别的中学里,老师也不会放弃差生。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须接受教育到18岁,考不上文理中学没关系,有实科中学和职业预科给你兜底,10年级以上的职业高中也是强制性要上的,残疾人也要上。
它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有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
试想一下,老师若放弃“差生”,没有帮助他们获得需要的专业技能,这些学生到社会上怎么营生?在德国,就算当个收垃圾的,也是需要Ausbildung的啊!
因此,考不过就留级啊,留级了还考不过就降级去更低级别的学校,最后总能考过适合自己水平的专业。
4.
中国近十几年的大学扩招,表面上看大学生是增多了,可实际上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却在迅速下降,好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的师资资源、教育质量差别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这也导致企业招人的门槛在一步步提升。
很多普通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能力有限,只能从事最基本的低技术含量工作,其实这些工作不读大学也能做,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中国现在缺的不是普通大学生,而是掌握专业技能的蓝领技术工人。
咱们国家现在也开始提倡加强职业教育了,实行分流制度,高中录取比例在降低,且把普通大学院校向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很多家长对此非常焦虑惶恐,觉得孩子万一考不上大学要完。
其实不是考不上大学要完,而是国内社会流行的“唯学历论”,以及没有质量保障的职业教育,挡住了那些考不上好大学的孩子的前程。
如果我们能提高和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让每个毕业生都能一技傍身,让雇佣他们的雇主对这些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感到满意,那么社会整体会对这些从职业教育走出来的非大学生更有信心,也就不会在招人时动不动就要求有大学乃至研究生学历。
国内如今内卷化竞争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比以前更努力学习了,但是高考成绩的排序和每个人都不那么努力学习的排序基本一样,每年能进985的高考生也就只有顶尖的前1.5%。
所以说,国家提出分流制度,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其实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更好配置,更精准的因材施教,培养专业化人才,减少内卷化的无谓竞争和低效努力。
有效的分流制度能让大众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不必让每个孩子都把时间花在刷题和提高考试分数上,不擅长理论学习的孩子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掌握将来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专业技能上。
另一方面,“唯学历论”的价值观也是需要改变的(其实现在已经在改变,学历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能力才是关键)。
别说在国内了,就是在美国,因为亚裔的平均考试成绩越来越高,也导致亚裔在申请美国名校时陷入同种族竞争的内卷化——对亚裔的分数要求格外高,甚至逼得美国名校不得不改变录取标准。
再者,要同时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职业教育质量再好,如果毕业后收入与大学生悬殊太大,又不受人尊敬,动不动就搞鄙视链,那大家自然也是不愿意选择这条路的。
德国之所以很多人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这条路,跟整体社会大环境的相对平等和对不同职业的包容性是分不开的。
说回我们国家,在竞争内卷化的今天,努力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比别人更努力是不是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回报就很难说了,毕竟大家都那么努力。
若不想被内卷,同时还能脱颖而出,方法绝对不是随大流,比别人更努力,而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的“另辟蹊径”,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避开人多的赛道。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另外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