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魂(第13期北京营家长)图/张进
我的儿子厌学、休学在家,像一把锁,把整个家庭的快乐、活力、希望都牢牢锁死,谁都动弹不得。儿子的发展、家庭的发展,都陷入停滞状态。
从“渡过”北京营回来,我认识到: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在我们父母身上,而不在儿子身上。
(一)
在“渡过”北京营,听魏强老师讲课,讲到他和女儿的关系:“我看到我的女儿,她是一直在发光。”——听到这句话,我内心很震撼:我为什么看不见我的儿子在发光?
儿子出生不足满月,爷爷奶奶,我们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围着他给他取名字。我看到儿子小腿不停地蹬,小身躯动弹得非常有力,眼睛在不停地滴溜溜转动,透着着一股强大灵气,有一种亮光。我看到儿子是那么可爱,就给儿子取名,一个单字“潇”,希望他长大后活得潇洒自如。
儿子1到3岁,都是奶奶一手照顾他。我们很爱他,有时候在他睡着的时候偷偷看他,怕吵醒他。在儿子到小学五年级之前,我看儿子什么都好。怎么看怎么好,心里那种滋润没办法用语言形容。
后来,儿子慢慢长大,在探索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一点认知的时候,我就感到儿子不是那么可爱了。特别到初中,儿子的一些想法、一些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我逐渐不接受,就开始对他的指责、批评、否定和打压。
最初儿子学习成绩就好,不断被老师、同学、亲戚朋友夸奖,我们对他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我们享受到儿子的光环带给我们自豪和荣耀,心里的喜悦和骄傲十分强烈,不断规划着儿子的未来,希望他成为我想象中的成功者。那时我陪伴他很少,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不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他。
再后来,儿子生病了。在这期间,我对儿子种种行为都看不惯: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整天拿着手机玩游戏;对我发火,不愿跟我说话,甚至不让我靠近。我把所有的问题都看作儿子的错,给他贴标签,认为他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等等。焦虑和不安笼罩着整个家庭。
我们到处求医问药,儿子多少有所好转。然后全家人又开始像从前一样来对他,逼他学习。亲子关系更加糟糕,儿子的痛苦越来越深。
儿子复学又休学,一蹶不振,常常叫喊很累,什么也不想做。我开始陪伴他,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但是体会不到他痛苦的感觉。
通过两个月的陪伴,通过在“渡过”的学习,我自我觉察反省,渐渐明白儿子为什么会这样了。
(二)
我的儿子一出生就在发光,从来没有停止。是我自己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在发光。
我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父亲的角色和任务,对他只有物质的培养,忽视了精神上的养育。在儿子需要陪伴的时候,我没有陪伴他,没有鼓励、理解、尊重、共情儿子,没有平等对待他,而把儿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我认为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有用的,能够指导他成长,就以自己所谓的正确的价值观来约束儿子,高高在上,对他指手画脚。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没有传递给他充足的爱的力量,传递更多的是指责、批评等,让他无休止地消耗能量直到枯竭,在痛苦的深渊里苦苦挣扎。
我现在看到了儿子痛苦的样子,也深刻感受到他的痛苦的滋味。那时,他的整个身体和内心是剥离的,大脑和思维不能自主。他不是不想努力,而是身不由己。他在探索、苦苦挣扎地想走出困境,在这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我看到了我儿子真实的样子,其实他一点也没有变。尽管他现在病了,但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他向往阳光、快乐,时刻在努力着。他从小养成的正义、爱心、责任心、乐于助人等品德都还在,他的学习领悟能力、决策分析能力、洞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依然在发展。在我最近陪伴儿子的三个月里,通过外出远行等各种活动,我再次体察到,儿子是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知识和智慧,解决了很多在我看来非常难的事情。
(三)
在“渡过”北京线下营,老师、伙伴们夸奖儿子有团队精神,与伙伴们相处十分融洽。
我也看到儿子发言讲话,言简意赅,铿锵有力;儿子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沉稳、成熟、潇洒自如的状态,让我内心里真切看见,儿子仍然是非常优秀的人。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的儿子在发光。他受伤了,待在家里休养生息,尽管不再是以前学习成绩体现的光芒,但他的光圈更大了,而且在方方面面。
就像乌云暂时遮住了冉冉升起的太阳,透过云层,我看见光芒依然强烈四射。我坚信儿子痛苦的“乌云”很快会消失。
我爱我的儿子。爱他的欢乐,也爱他的泪水。我爱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