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可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但它也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是维系家庭成员关系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以食物为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其乐融融。
有一个父亲,他热爱生活和美食,他把对家人的爱都融入做的每顿饭中。
他会按照家人喜爱的口味做出大家都爱吃的美食,还会对在餐厅品尝过的美食加以创新,变换菜色唤起家人的食欲。
他是妻子眼中重情重义的爱人,也是女儿心中最好的爸爸,他就是台湾著名的美食作家焦桐。
01女儿激发了他对美食的热爱
焦桐热爱食物,他说自己在这世界的位置,就在餐桌和书桌之间。
而他对食物的热情来自喂食,喂女儿牛奶或橙汁时,看她们吸吮奶嘴时那么专注、自然、愉悦,那么美。他感觉到食物激发了他的生命,鼓舞了他的精神。
他说“女儿是我工作时最大的动力,只要一想到她们,就会拼命向前。”
焦桐认为吃什么东西,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和性格。因此他总是亲自采买、烹饪,喜欢逛传统市场贴切地了解食材和风土人情,他不拘菜系,将食材随兴搭配。
他和家人每天都早出晚归,他宠女儿的方式就是做早餐,女儿常赞赏“爸爸做的菜都很好吃。”
和女儿相处时,他脑中总是闪过家庭生活的片断,像一幅又一幅画面,那些已然淡忘的往事被食物召唤过来。
“女儿的成长好像特别快,若不把握时间记录,我等于没有认真生活过。
我决定重新观察,唯有叙述女儿的成长点滴,我才真的参与她们的成长,也才真的拥有我最重视的家居生活。”
这本书是他半生烹调情怀的展现,每个食谱背后都是一段生活记忆,他要通过烹煮食物,呵护最挚爱的家人,让她们相爱。
02为妻子下厨练就好厨艺
焦桐初掌疱厨时做煎牛小排,结果获得妻子夸张的赞美和鼓舞,从此他每天最少花费6小时在厨房实验,认真烧菜孝敬她。
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阿珊和小12岁的小女儿阿双。
长女阿珊5岁前寄养在外婆家里,他每个周末都驾车去乡下看她。幼女阿双出生后一直在他身边。
他感谢妻子秀丽生了两个美丽的女儿,经常变着花样为她做饭,帮助她做月子,尽快恢复身体。
每天煮一锅麻油鸡,刻意多煮些汤,让妻子当饮料喝;煲腐乳花生猪脚,买鱼熬汤,还变换烤鱼,增进乳汁分泌;还炒干贝高丽菜,因为高丽菜所含的硼能抑制体内钙质的流失。
后来妻子50岁时罹患癌症,他会尽量提早离开工作室,回家做晚饭给她吃。妻子长期化疗胃口差,他每天变换菜色来取悦她的食欲。
一次妻子说想吃意大利面,他为妻子做自己想出来的牛郎意大利面,成品的色彩要鲜艳,味道须狂烈放纵,强力刺激唾液分泌。
那天晚餐,妻子吃得很饱,笑着对她说:“我喜欢牛郎”,从此他不曾忘记牛郎意大利面,经常做给女儿吃,带着怀念的意思。
03为女儿下厨讨好小妞们
焦桐总是变着花样的为女儿做饭,想让女儿多吃一点,快快长身体。
比如,他会在早上准备给女儿带的便当午餐,如果没有时间做他会中午到餐厅买,因为给女儿送饭让他感到很幸福。
他为了让女儿想他时能来工作室找他玩儿,特意将工作室搬到家的对面。中午女儿有时来找他一起吃饭,全家人一起去餐厅用餐,彼此分享食物。
女儿放学晚,上完晚自习他会先去买些水果再接她,看到她面露略显疲倦的笑容,让她在回家的路上吃,一边品评食物,一边聊学校生活。
他会为女儿做各种创意美食。他买来橘子本想只榨汁喝,但见到早餐只是水饺,就做了焗烤柳橙,挖去果瓢当果汁,里面塞进火腿丁、洋葱、葱花和奶酪丝,烘烤至熟,女儿们都说很酷。
女儿喜欢邀请同学来家里玩,也喜欢让父亲下厨款待她的客人,想向朋友们炫耀爸爸的厨艺。
女儿在脸书上留言:“读书学到的新单词:bon vivant。法文,指讲究美食及生活享受的人,送给老爸。啊不,送给我们全家。”
04仪式感让生活充满感动
焦桐和家人都喜欢在平凡的生活中,给彼此制造惊喜。
焦桐出门旅行时会特意给女儿寄去旅行明信片,无论走到哪一个角落,他总是惦记着家人,心想要是带她们参观这一切风景多么美好。
上小学的阿双是个派对女王,郑重地提醒妈妈“你可别因为爸爸生日和父亲节太接近而随便过”。
女儿会精心地安排活动表,俨然有指挥官架势,导演全家人要如何过父亲节。她会自制卡片,里面有亲手绘制的图画、剪纸和祝福语。还会为父亲写信,表达对他的爱和感激。
女儿过生日时,焦桐也会提前准备要做的菜,他听说南瓜、胡萝卜都有益眼睛,想象属兔的女儿会很爱吃胡萝卜,于是经常做这两种食物。
他喜欢重复的特点也遭到了女儿的调侃,阿珊写道:
有时觉得爸爸真是很可爱的生物,礼物还没拿出来,全家就都猜到了。爸爸就是尝过一次甜头,就会复刻路径再一次,好像海洋公园里一次次游回来等待鱼吃的海狮。
去年生日他拿出圣埃克苏佩里钢笔时,我又笑又跳的:‘这是我31年来收过最喜欢的生日礼物。’
一年前收割了长女的笑容,昨天他走进房间去拿礼物时,妹就瞬间破梗了:“该不会是送钢笔吧?”
05注重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
焦桐经常感叹于自己资质平庸,而女儿却那么优秀。
台湾教育课业繁重,他的女儿不仅能够在课业成绩上取得优秀,而且会弹琴、绘画等才艺,人文修养也较同侪杰出。
秘诀也许就在于他的言传身教。即使在课业紧张的情况下,他也支持她们培养才艺,坚持课外阅读,因为爱好让她们更有自信。
女儿小时焦桐工作很忙,晚上回家时往往女儿已经睡觉,而女儿早晨上学时他还没有起床,甚至好几天都见不到面。
他认为,天下事没有什么比陪伴女儿更重要的了,他开始早晨跟女儿同时起床,忍着困倦,为她做早餐,吃早餐时给她讲故事,女儿喜欢听,会让他从餐桌上一直讲到等车的前院。趁中午女儿回家时,女儿会让他讲完两个故事再上班。
2001年焦桐成立出版社,他的梦想是让台湾人热爱阅读,他的脑海里经常浮现一种意象——手不释卷的新台湾人,他们总是背着背着书包,手里拿着正在读的书籍或站或坐,在各种公共场所兴味盎然地阅读着。
在焦桐的引领下,女儿们从小喜欢阅读。看到孩子因课业压力大而心情差,他总是劝她随便读读、随便考考就好,去读自己欢喜的书。
可惜孩子要强,规劝无效。女儿经常全校排名第一,知道父亲不重视考试成绩,反而来安慰老爸:“放心啦,我还是最渴望读课外书。”
06陪女儿一起慢慢长大
在他的培养下,孩子们也都成为善良、有爱心的人。
阿双从小就和母亲一起参加教会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家庭。他为女儿筹划去国外的毕业旅行,在和教会服务队的行程冲突时,阿双选择去服务队。
阿双在给他的电邮里写道:“妈妈以前常常跟我说:‘施比受有福’,我觉得当我在偏远地区服务那群小孩的时候,即使再累再受苦,我都会觉得很充实很快乐,那种快乐是物质的享受无法赋予的。服务队不仅仅帮助了他们,也帮助了我自己。”
阿双上大学前的暑假,赴马来西亚的原住民山寨当义工,辅导山地小孩课业。她每天发表在基金会的网站上发表义工日志。
在完结篇她是这样写的:“在这里我学到的不单是服务的心态,更多的是爱。因为爱,这群人能有恒心、勇气去坚持这条艰难的路;也因为爱,所以他们能跨越许多不可能,心连心并肩作战。”
焦桐的学弟叶伟章也写过一篇文章,赞扬阿双:
“真心觉得她写得很好,她有年轻人的视角、对他乡的新奇感、柔软而善良的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超乎她年龄很多很多的人文思维。”
“谁可以想象一个在台北舒适长大的女孩,能毅然到另一个国度的深山里当义工呢?其实我真的觉得她很勇敢。”
能有这样优秀的女儿该是多么的骄傲呢。每次女儿回来,他都会想要做什么家庭料理迎接她,他想到她从小爱吃生鱼片和帆立贝,于是他自制帆立贝讨好女儿的味蕾。
07结语
看完这本书才发现,这不仅是一位美食作家的创意食谱,更是一个父亲跨越三十多年的爱的日记。
也许你还不会做饭,相信读后你会有一种想为家人精心准备一餐的愿望,想借食物表达对家人的爱。
我们能从书中看到一个幸福家庭的温馨点滴,更能看到家庭成员各自为梦想奋斗的成长历程,仿佛跟着他们一起长大,分享他们的喜乐。
从书中我们能找到家庭幸福的秘籍,更能学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智慧,我们也可以把美食作为爱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另一番精彩。
作者:洋葱,精读读友会会员。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女子,想和你一起深度思考,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