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来家访了,德州家长应该这样做…

“老师要来家访了!”

不少家长听到这句话都有些紧张

认为是要检查家长的“家庭作业”

实际上,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家访八条

其中,要求学校保障每名学生两年内

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老师要来了,有些家长进入“一级战备”

德州刘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告诉妈妈,班主任最近要来家访。听后,刘女士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家庭卫生一定要搞好,不能给老师留个坏印象,孩子的书橱重新整理,把获奖证书摆在里面,再准备一些甜点,要和老师好好谈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可惜,刘女士精心准备了一周,也没等到老师,原来,这次老师采用线上视频家访。

像刘女士一样精心“迎接”老师家访,还只是一般操作。前一段时间,一年级学生家长叶女士在朋友圈“通报”了自己的状态,称全家已经进入“一级战备”,她甚至为此专门建了一个家长群,相互打探消息:“老师来了吗”“要准备些啥”“老师都问些什么”……在如此繁琐的准备中,她甚至都有点焦虑了。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能够更加理智地看待老师家访,四年级学生家长赵先生认为,老师家访能够带来关于孩子的一手资料,给家长提供了一对一沟通的机会。而作为家长,也不必为此“兴师动众”,展现最真实的家庭环境即可。这样才能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并给出相应建议。

形式多元化,全员覆盖与重点家访相结合

目前,在德州多所中小学,家访已经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方式,既有防溺水、节前安全教育、叛逆期心理疏导等主题式的家访,也有每学期固定开展的全校学生大家访,且家访形式多元,包括线上点对点视频家访、电话家访,线下入户家访,约定地点集中家访等等。

通常,学校家访对象是全校学生,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家访时还会特别留意,对在学校表现有所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在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老师也会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前一段时间,湖滨北路小学开展家访时,校长马瑞娟、班主任孙萌萌老师一起来到了一名二年级学生家家访,他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和姥姥一起生活。为此,老师向孩子的姥姥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与遇到的困难,商议教育孩子的针对性措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指导家长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多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思想动态,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懂得感恩,更加阳光向上。

别让家访变味,更希望看到真实家庭情况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德州三里庄小学王芳老师介绍,在她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家访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深入了解孩子的途径。在她看来,就像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每一个家庭也各有特点。家访的过程,既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校园表现,更让老师走近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现原生家庭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王芳介绍,通常老师家访内容包括孩子的学习、成长状况,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建设性意见建议,交流孩子在家里表现出的学习情况,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访入户沟通是想融入孩子的成长环境,面对面与家长沟通寻找教育共鸣,但很多家长为了呈现更好的家庭状态,过度准备,从而让家访成为了一种负担,这可能会让家访失去意义。”王芳老师表示,家访不是检查家长的“家庭作业”,老师也不会提出“刁钻”问题,家长配合老师家访,双方共同为孩子成长提出建议即可。

今后,老师每两年至少一次入户家访

日前,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八条要求,对此项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也让家长们了解到家访的初衷和意义。

新规要求学校保障每名学生两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每学期班主任要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主动沟通每位学生的家长至少1次;对于重点家访对象要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次

要求中提出,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不少老师也点赞新政策,“家访八条”将“为什么访、访什么、怎么访”思路细化,可操作性强,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家访指南,对推进家校共育工作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你对此怎么看

评论区留言说说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