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惟惟
近日,在江苏常州,一所幼儿园开设了一节有关死亡的生命教育课。 “我们每一个逝去的亲人都会变成流星,在我们想他们的时候,过来偷偷地亲吻我们一下……”
根据幼儿园老师孙宇阳介绍,这堂生命教育课是由一只皮球虫的死亡引发的。孙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对于生与死的话题,我也很忐忑。于是在进行了课程审议,跟我们教研组组长讨论之后,我们便开发生成了这一节生命教育课程。”
这么小的孩子,应该如何面对死亡?过早的接触死亡的话题,这样的课程设置真的有意义吗?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这种举动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这种沉重而残酷话题,认为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就明白了。
孙老师坦言,在谈到死亡时,孩子们脑洞大开,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害怕死亡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变成泥土。 而很多小朋友只是单纯的认为,无论在哪都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大家同意给皮球虫办一场葬礼。孙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咱们把虫子埋进土里要怎么做? 有小朋友说:小挖一个坑,把皮球虫放进去,把边上撒一点花瓣。还有人直接给出方案,可以选择沙葬、土葬……
最终大家决定为皮球虫举办火葬,有大班小朋友直接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受到了皮球虫也是有生命的。还有我们大家、昆虫等小动物们也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大家要珍惜生命,珍惜和爸爸妈妈过的每一天。
另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明白了人只能活一次,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其实,学过哲学的我们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发展中的,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包括生与死。
而在中国,死亡教育是比性教育还紧迫的存在。这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
而死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能使学习者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据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一是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二是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三是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张淑美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曾经有媒体采访过家长,“如果孩子问什么是死,你会怎么回答?” 有人给出这样的答案:我会告诉儿子,人生就是条路,路边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走得越久越好,争取能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风景,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
还有孩子问家长,“为什么人死了要变成白骨?”有家长这样回答:因为人没有了生命就像小树被小虫子侵害了,把里面的水吸干了,而人的骨头最硬,所以人要是被病菌侵害,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生命,就会成了骨头。”
这些家长的回答就显得很有意义和智慧。诚然,我们在生活中早晚都会被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认识,这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更是我们不能绕开的课题。所以说,开设“死亡教育”真的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对此,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副局长金松武表示:“生命教育课程切入点有一个死亡教育。目前从我们中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教育课程推进来看,死亡教育可能是我们回避比较多的。但事实上,死亡教育可以让孩子更珍视生命,更重视自己的成长,是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