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99%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天梯。如果没有应试教育,PK“素质”的赛道上,99%的普通人玩不过“人民币玩家”。
从小就在镁光灯下长大的黄多多,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因为多才多艺,无论大家是批判应试教育,还是夸素质教育,多多的“优秀”都会被翻出来说,她几乎就像是一个“素质教育”成功案例般的存在。
两岁,多多就跟着爸爸妈妈,参加话剧《暗恋桃花源》巡演。2018年,与何炅合作演出话剧《水中之书》,名导赖声川亲自教授和指导。
7岁,用全英文改写《新版灰姑娘》剧本。8岁,翻译英文小说3本并出版。
10岁,开始给《小王子》、《圆梦巨人》、《冰川时代2》等英文动画电影配音。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面对面交流,也一脸淡定,毫不怯场。
除此之外,还有钢琴、小提琴、绘画、设计制作礼服。在巴黎Bonpoint大秀上走秀,表现也可圈可点。更别说国外度假,开拓眼界什么的。
然后,她爹黄磊还时不时在采访中,云淡风轻地这样说: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想法、她的人生。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
多么地体面!孩子多才多艺,各方面成绩都优秀,母慈女孝,似乎没有很多家庭中的“鸡血”和苦大仇深,难道素质教育下的孩子,既能优秀,又能快乐吗?!
许多家长听完之后,纷纷感叹素质教育可真好!自己也要向黄磊学习他的教育理念,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不扼杀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快乐地长大……
别人家的“素质教育”如此体面而云淡风轻,家长们开始把一切的“苦”都归结到“应试教育”的头上:
“在应试教育中,学校全部采用极端的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孩子们许许多多与升学无关的兴趣爱好特长也成了教育中的牺牲品,那些本来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各种稀奇的想法的孩子被打磨成了千篇一律的教育产品,扼杀了孩子自己的思想。”
“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成绩好的学生,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应试教育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对应试教育恨得咬牙切齿,仿佛陪读的鸡飞狗跳,以及孩子承担的学习压力,都是应试教育的存在所导致的。
然而,你真的觉得素质教育,适合你的孩子吗?
事实上,黄磊对多多的“素质教育”是他的人脉资源和金钱“砸”出来的。当你批判应试教育的时候,请自问,你有这个人脉和金钱来“供养”你所崇尚的“素质教育”吗?
社会金字塔顶尖的那1%的精英阶层,他们有的是资源和金钱来拼“素质”,乐器一样一样给孩子试一下,马术如果不喜欢,再换高尔夫或者网球课……
如果你处于中产或者中产以下阶层,还在要求废除应试教育?你确定你了解“素质教育”吗?
1
一个高中生问:
现在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和反对,不仅是专家和家长在发声,应试教育的主体——学生,也在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最近,浏览知乎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浏览量137w+的帖子。
是一个高中生发的,说TA最近在看《乌合之众》这本书,书里谈到了应试教育,所以就问:
如果我不上学我现在能做什么?那现在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同学,你知道谁最痛恨应试教育吗?是那些占中国10%的有钱的有权的人。
因为这群人本来可以凭借素质教育轻松击败其余的90%的人,是应试教育这个拦路虎,让他们不得不加入高考这个统一规则下的竞争模式。
如果你不属于这个群体,还天天反对应试教育,那就是自己作死。
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对这位答者的这番话非常能够感同身受。
如果没有上大学,我现在肯定和村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结婚、生子,随便找个工作补贴家用,是应试教育给了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呐喊着要让孩子从课本和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特长,顺应自己的内心!废除应试教育,大行素质教育。
我想问大家:有好好想过废除应试教育的后果吗?
如果你不是中国有钱、有权的那1%的塔尖,还学着人家喊素质教育好,反对应试教育的话,真的是非常蠢。
2
如果素质教育是场“游戏”
有钱人就是“人民币玩家”
如果说应试教育给了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规则,那么素质教育的天平则是完全倾向于有钱人。
黄磊女儿黄多多就读于北京私立汇佳双语学校,这是一所国际学校,注重个性、特长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该学校开设IB课程,每年的学费约为13万。对于黄磊来说,13万不算什么,对于普通工薪家庭,尤其农村家庭来说,根本承受不起。
同样,成为众多家长追逐素质教育的典范还有在2018年,分别被牛津和剑桥大学录取的双胞胎姐妹花。
据说她们考试时数学只有17分,但是在父母的“放生式教育”下,进入世界名校。
报道中提到过这样一些双胞胎父母的教育细节:
“从不强迫孩子上补习班”
“十分注重保护孩子自尊心”
“别人利用寒暑假上课,我们的寒暑假是和妈妈一起环游并探索世界。”
......
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我们所体会到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普通家庭的父母看到,孩子学得快乐,并且有所成就,不像自己家孩子,每天都埋头在书本里,苦不堪言,所以也想效仿。
但事实却是:
这对双胞胎姐妹花,小学在“贵族学校”温州实验小学就读。
初中就读于杭州一所名为“绿城育华学校”的“贵族中学”,并且还是专门给“有出国意向”的孩子提供定制教育的“睿励班”,学费一年近8w。
高中是美国私立高中“白山中学”,每年光学费,接近50w,还不包括她们姐妹两个每年的生活费和其他学杂费。
同样,在2015年,高三女生郭文静在面试哈佛时,一口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被面试官誉为“完美学生”,随后被哈佛提前录取,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但是看报道:国内外竞赛拔得头筹;爱好是编程、帆船、滑雪.....
看到没有?这些高大上的、被人追捧的素质教育背后,都写着一个字—“钱”!
现在各种素质、兴趣班繁多,每一门课程少则200-300元/节,多则800-1000元/节,要想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势必要一一尝试。
没有经济压力的家庭,孩子钢琴不行、小提琴,小提琴不行,那就马术、击剑、冰球、高尔夫、舞蹈、滑雪......总能找到孩子自己喜欢且强项的。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试错成本太高了。
所以,你还想放养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由?还想陪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感受无限可能?
3
应试教育
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天梯
素质教育很美好,同时也相当奢侈,这是财力丰厚的有钱人的教育方法。
而对于中产及以下阶层的普通家庭来说,应试教育才是最公平、最稳妥的成才之路。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都笃信:知识改变命运。
知乎上,有人说: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选拔制度已经是相对来说最能保证公平的一种制度了,已经尽可能地把除了智商之外的先天条件的差异进行了稀释。
在阶级固化正在形成的当今中国社会,应试教育就是普通人、普通家庭逆天改命的天梯,哪怕它很艰难,但是确实是存在着的一条路。
反对、批判、甚至要求废除应试教育,逐渐让这条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天梯”发出了断裂的声音。
这条“天梯”一旦断裂,素质教育盛行,将不会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寒门不出贵子”。
北京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道出了现在教育的现状——资源不平等,优质资源正在被大城市、精英阶层占据或者垄断。
他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
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而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5800万,山乡孩子达800万,2018年,全国贫困人口大概还有4000多万。
如此庞大的数字,他们都在期望借应试教育来改变命运。
被大家熟知的黄连小学,上学来回路上就花费接近4个小时,凌晨5点起床,跋山涉水,忍受着寒风、大雪,他们如此拼命的原因,是因为前方有亮光、有出口,能带他们离开大山、摆脱贫困。
在教育资源如此不公平的时代,应试教育,是他们唯一“逆天改命”的机会。
只有应试教育,拼的是努力,拼的是勤奋,如果有一天教育资源要靠“素质”来争夺,那我们99%的普通人,将很难有力量再抗衡。
韩寒,因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成为中国80后作家的代名词。
但他上学的时候对应试教育制度极度不满,甚至不屑,高一(2000年)的时候选择退学。
韩寒作为应试教育的反叛者,当时很多人都拿他的成功,来证明应试教育的失败。
但是后来在采访中,他却说道:“退学是我的不对,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说:“我们国家各种阶层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
他的话很正确。
现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阶级固化。
上图,统计的是“子女一代和父母处在同一个阶层的可能性”,系数越高,则表明社会流动性越差,一个人要脱离自己的家庭出身向上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小。
从系数看,美国是0.47,普通人想要逆袭,仅有4%的几率,而黑人更是难上加难,除非你有足够的能力“打败”所以竞争者进入名牌大学。
英国是0.5,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而私立学校只能容纳英国7%的人口,其他人成年后竞争力非常差,只能是普通社畜,依然处于中下阶层。
现如今,在应试教育还尚存的今天,普通家庭、寒门子弟依然还有机会去竞争,去努力打破阶级壁垒。
所以,请不要再轻易地去责怪应试教育的残酷了。因为那些看起来不残酷的赛场,早被“人民币”玩家们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