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应届生遇到了高考复读生,一年下来,谁的心态“崩”了

文|诚言呈语

我有位高中同学,成绩比我好得多。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一起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他超过了一本线十几分。

不过,他并没有去第二志愿的安徽大学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

可能当时连他自己也没想过,这一复读,就是两年。

直到高考考了第三回之后,他才一脸不情愿地踏入了大学校门。

巧的是,他这回考上的不是更好的学校,而是“下放”到了我们学校。

这是个什么情景呢。

也就是说,曾经可以在一本大学里俯视我的人,“发扬风格”和我站到了同一起跑线。

而且曾经我同窗了三年的高中同学,成了我学弟的学弟…

出于同窗之谊,也出于“学长”的关爱,我跟他好好地叙了两天的旧。

不过坦白地讲,我最好奇的,是他如何熬过了两年的复读,而且一次考得不如一次的。

在过去,我一直以为“高四”的考生更占优势。

因为在分秒必争的高三里,你直接比别人多出来一年的复习时间。

按理说,你高三的时候即便是留下了多大的“窟窿”,也应该能补得上啊。

但是和他的交谈,让我对复读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

在过去,我只觉得时间的充裕让复读生占据了优势。

但是没考虑到时间成本的提升,却让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

这在每分必争的高考中,这是一种在应届生中不存在的额外影响因素。

所以在他的眼里,心理因素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影响了发挥。

不过之所以从一本降到了二本,他认为也跟复读生的逐年增多有些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可能是个原因。

因为在我读高一的时候,学校只有一个复读班。

而当我这位同学最后一次参加高考的那年,复读班扩充到了六个。

复读班的数量从一个扩充到六个,虽然并不能说明复读生的数量提高了六倍。

但是把时间轴拉长了来看的话,你就能发现,复读生的数量实际上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上升。

尤其在近几年,更是出现了高分复读生数量迅速上涨的状况。

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说,复读生挤压了应届生的大学名额,影响了高考的公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客观地说,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复读生每年都有,谁都是跟复读生一起踏上高考的独木桥的。

而且,谁都有个发挥失常的时候,用一年的时间去弥补一次错误,也算不上去占了谁的便宜。

退一万步说,谁又能保证今年的应届生,不会成为明年的复读生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这并不代表复读生规模应该不加控制地无限扩大。

因为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复读生规模已经占到了全部考生的大约1成左右。

虽然这个规模还不至于对应届生造成太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让比例继续扩大的话,那将影响的就不止是高考公不公平的事,而是整个高中教育生态的问题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琢磨吧,当“高四”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之后,难免就会有人去把高三当成“打基础”。

而贴合于“四年制高中”的复习策略,也保不齐会在教育机构那张“破鞋都抽不烂”的嘴下,成了让人望而止渴的梅。

这显然是个恶性循环。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的话,或许复读生才是真的影响到了高考的公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限制复读生的数量,是有必要的。

但是怎么限制,又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从教育部门采取的方法中,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是主要的办法。

我不知道私立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在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会不会乐开了花。

但可以预见的是,复读生在时间成本被提高了的同时,经济成本也将大幅提高。

如果某位原打算复读的考生,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筛下来的话,那他大概率因为是“足够穷”。

这等于是堵上了经济条件欠佳家庭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衣食无忧的考生,则可以毫无顾虑地放去高校的鸽子,不考985誓不罢休。

你可以说这是执着,也可以说这是上进。

但是放在群体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话,或许这类考生,才是真正挤压了应届生名校名额的复读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不赞成复读生影响了高考公平的说法,但同样也不同意用无限制地复读去“刷”高考排名。

在我看来,真正应该对复读生做出的限制,并不是不允许他们去公立学校复读,而是应该限制高考的次数,和已经被大学录取但不去报到现象的约束。

这既破除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又能让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或许这样,才能真正地让“该复读”的复读,该“读大学”的读大学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