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了不起的儿科医生》最近几集有点凄凄惨惨戚戚。
焦佳人的第一个病人小朋友小宇去世了;
悲痛的案例,你可有所感悟?
也许小旭被丢弃的案例,有些极端;
小明星丹丹从高处落入凡尘的案例,有些脱离群众;
但小宇的案例,却很有代表性:
剧情并没有交代小宇究竟是如何离开,这并不值得深究。
但这个案例所带来的关于母爱与教育的四个警示,却值得我们思考。
许秉泽曾经说过:自责是最大的负能量;
但这个负能量,有时也能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这里我们来用一用如何?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案例,看似与我们壮年一族无关;
其实,究其根本,我们才是这些问题的解药。
小宇是个爱画画的孩子,成绩一般;
从剧情来看,应该是单亲家庭;
妈妈工作辛苦,收入一般;
但她宁可借钱,也要给小宇请来一位又一位的老师补课。
更相信题海战术,就连住院期间都不让孩子松懈。
先不要着急责骂这位妈妈狠心;
她为孩子付出一切,不过是希望他有个美好前程。
她并不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妈妈;
只是一个心比天高,而行为过激的妈妈。
她爱小宇,为他的前程焦虑;
也期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活成人上人,不像自己一样辛劳。
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和小宇的成绩捆绑在一起;
久而久之,她已经忘记:儿子不是一台学习机器。
可是,观众都看得出,这位母亲的错误:
不顾孩子身体状况,逼迫其学习;
无视孩子的天赋,强迫他走她心中的康庄大道;
坚信补课和题海才是硬道理,高考独木桥才是求生路;
甚至犯了教育的大忌:口中永远存在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里,我们并不需要声讨这样一位可怜的妈妈;
但是,事件是具有代表性的;
揭开事件的伤疤,背后的病因却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母亲,你一定理解小宇妈妈的望子成龙;
就算不是母亲,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妈妈:
用一句“都是为了你好”,给母爱套上一层钢铁外衣。
小宇的案例里,有很多维度,值得思量:
01,关于与孩子的沟通问题
不知道小宇的内向性格,是因为天生如此,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
但他确实是个不善言辞的孩子,金口玉言。
这类孩子沟通起来更加困难,说服更是难上加难。
也许正因如此,日复一日,妈妈日渐狰狞,沟通逐日为零。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和小宇成绩的不如意,让妈妈变得越来越焦虑。
所有的沟通,都只剩下吃穿用度,和成绩好坏;
说起其他,都是心有杂念,都是浪费时间。
小宇知道妈妈的辛苦,也自责自己的笨拙;
再努力也够不到的高处,让母子俩都疲惫不堪,伤痕累累。
妈妈的执着追求,和孩子的无能为力,在现实面前针锋相对。
但凡此时他们能够坐下来好好谈谈:
妈妈用心听,孩子慢慢讲;
妈妈耐心引导,孩子深深领悟;
事情也不至于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们都不是她,体会不了她的绝望与无奈;
当我的孩子在面前嚎啕大哭时,我也恨不得对她一声怒吼;
但我深知,最该做的,是要知道她如此作为的原因。
或许我们都不是教育学家,但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就是:
解决问题之前,先要知道问题是什么;
而沟通,或许是最简单有效的得知真相的方法。
02,关于为孩子因材施教的问题
小宇找到了唯一可以缓解自己压力的途径,就是画画。
他的笔尖下,有发着光的汉堡包;
有彩色而和蔼的妈妈;
也有正能量满满的医生大朋友;
还有钢铁城市中,脑海里幻化出来的那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
小宇最珍贵的礼物,或许就是焦佳人送给他的那盒彩色蜡笔,和名家画册。
倒不是说焦佳人比小宇妈妈更爱小宇;
也并非说焦佳人做得有多对;
只是有时,当局者迷:
所谓前途,并非只有高考这座独木桥。
天赋是上天赐给每个孩子的礼物。
或许给孩子一些自由,他能将功课做得更好;
或许将一半的补课费用,换成帮他发展天赋,他会有所成就;
至少,给他一个灵魂的伊甸园,也不至于将他逼入绝境。
我有位朋友是这样一位妈妈:
她看到孩子画两笔画,就带孩子去野外写生;
她看孩子跟着电视跳舞,就带孩子去看歌剧和芭蕾表演;
她瞧见孩子把玩皮球,就带孩子去篮球场和足球场当起看客。
她的孩子,今年十三岁,什么都会一些,酷爱素描写生。
她为他请了位退休的老师当师傅,每个寒暑假基本都献给艺术。
她的一句很平实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
我最怕的不是他期末考试排名有多靠后;
而是他的天赋和爱好,被我的粗心埋没。
03,关于如何正确的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问题
不是教育学专家,无法谈及学习方法。
但能确信的一点是:
题海和补课,并不是唯一的提高成绩的方法。
分分都是小命根,但生命却不只有分和分。
我接孩子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跟家长们聊天;
发现好多孩子可真辛苦:
4点20分幼儿园放学后,急急忙忙要赶去很远的地方上英语课,数学课或是国学课;
一周五天,天天排满了课。
孩子架着小眼镜,一脸严肃的小表情,看着真让人心疼。
但是学校的各项小比赛,这些小朋友却当真没有多优秀。
无论孩子大还是小,知识是什么水平,理解永远是最重要的环节。
或许有些时候,家长的耐心,要优于陌生人的讲解;
或许孩子也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来消化,或者放松。
或许元气满满和筋疲力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
01,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了你好”的问题
作为家长,有两句话几乎都成了口头禅:
一句是“你看某某如何”;
一句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真的了解吗?
而我坚信一点:给孩子最需要的,才是真正的为了她好。
未雨绸缪,固然没错;
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必然是正途;
但至少,不要做一个倔强的权威者;
在沟通中,彼此修正,或许可以事半功倍,也说不定哦!
结束语:小宇的离世留给我们的警醒:
爱子的方式有千万条,唯独沟通与引导不可缺。
母爱与教育是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有何高见,不妨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