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夺命宝宝用品”:冬季取暖易烫伤,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

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天气越来越冷后,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的保暖问题了,想开取暖器,可是害怕他们的抗寒能力下降,不开又担心娃晚上睡觉之后感冒。

特别是一些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脚不容易焐热,一整个晚上都是冰凉的,很多父母担心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睡眠,于是在宝宝的脚边放一个热水袋取暖。

可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样的取暖方式可能会让孩子烫伤。

妈妈用热水袋给孩子取暖,结果娃被烫伤

小琪孩子今年4岁,身体比较虚,一到冬天就怕冷,还很容易感冒,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脚特别容易冰凉,早上摸孩子的脚,也感觉像冰块一样,孩子也抱怨晚上睡不好。

为了她安心入睡,小琪买了一个电热水袋,晚上提前放在孩子的被窝里,等娃入睡的时候挪到脚边,再往脚部盖一层厚厚的衣服,结果这样她就不冷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果早上叫孩子起床时,发现她的脚踝处发红,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水泡,孩子这时也感觉到疼痛了,开始大哭,小琪以为是过敏,于是带孩子去医院。

但医生说孩子是烫伤了,而且是冬季最常见的“低温烫伤”。这种烫伤往往被父母忽视,但是比高温烫伤更难恢复。后来,小琪的孩子用了好几周周的时间才恢复。

很多家长可能对“低温烫伤”这个词感到陌生,于是在冬季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给孩子带来伤害。

其实并不是只有开水和高温能将人的皮肤烫伤,低温一样可以,研究表明,皮肤持续接触70℃的温度一分钟就可能被烫伤,持续接触60℃的温度5分钟也可能被烫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即使是40~50℃的温度,持续接触几个小时也可能被烫伤,而且因为热力慢慢渗透进软组织,即使被烫伤的面积不会很大,但被烫伤的深度可能很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冬季家长在为宝宝使用以下几个冬季用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1、暖宝宝

暖宝宝是父母在冬季常为孩子使用的保暖用品,因为方便使用,会将其贴在怕冷他们的脚底或肚子上,也是最常造成孩子烫伤的取暖产品。

就连央视新闻也提醒过网友,冬季一定要小心使用暖宝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暖宝宝发热比较稳定,可以一直保持在40~50℃,但是发热的时间也很长,一次就是几个小时,如果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几个小时,非常造成低温烫伤。

特别是孩子穿得比较多的时候,暖宝宝的温度还可能上升,这时,他们就更容易受伤了。

2、浴霸

浴霸是很多家长在冬季为孩子洗澡时取暖用的,他们虽然很难造成娃皮肤的烫伤,但是会将他们的眼睛“烫伤”,孩子的视网膜比较脆弱,受不了浴霸这样的强光。

可是洗澡的时候如果比较无聊,他们很可能会盯着光看。因此家长在为他们洗澡时,一定要让宝宝背对着浴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小太阳

小太阳因为发热比较快,热量比较集中,也是很多家长会为孩子使用的取暖工具。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性,它的外壳经过长时间的烘烤,会变得很烫,孩子的身体碰到时可能会很快烫伤。

而且在使用时,注意不要把衣物搭在上面,可能会引起火灾。

4、电热毯

电热毯虽然是不错的取暖用品,但是孩子皮肤娇弱,为他们使用时也要格外小心,最好不要让孩子直接躺在上面,以免造成低温烫伤,可以在中间铺一层床单,这样热量容易被分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小心宝宝被烫伤外,家长对烫伤的处理方式也格外重要,这几种常见的错误方法,千万不要再使用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戳破水泡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被烫出水泡时,第一反应都是戳破水泡,让里面的浓水流出来,孩子可以好得更快。

但是小于2厘米的水泡被戳破后,孩子的伤口处很容易留疤,而大于2厘米的水泡就需要去医院处理了,因为不仅它们不仅容易自己破,还很容易感染。

2、在伤口撒盐,涂牙膏、酱油等

其实这些并不能起到消毒或缓解的作用,在烫伤的地方撒盐可能造成伤口脱水,涂牙膏和酱油则可能引起发炎,让孩子更难受,及时去医院才是最正确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多喝水

一些孩子可能在烫伤后出现口渴的情况,但也不能一次性给他们喝太多的水,以免出现水肿的情况。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