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在首页刷到一条关于贫困儿童的新闻。
里面有一句话让人特别触动:
“光是资助没办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要引导孩子自食其力。”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孩子吃上饭,更要让孩子拥有吃得上饭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看过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采访,两者主题不谋而合。
采访问题很简单:你觉得贫困儿童最缺的什么?
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是教学环境、有人认为是资源、有人认为是机遇。
但看完这部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这部微电影里,我看到一个贫困家庭孩子的四个人生历程——
故事的第一层是围绕着「放弃」这两个字展开的。
开篇,第一个主人公出场,逃学的小天。
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妹妹,和仅靠父亲微薄工资支撑的家庭。这个家的平衡如此脆弱,随时会被意外打破。
所以,当父亲两个月没往家里打钱时,小天自己偷偷爬上了村口去外地打工的大巴,想要放弃上学的机会。
当被杨少敏老师发现并拽回家时,他反问:读书能有吃饭重要吗?
如此扎心,却也如此无力。
这不仅仅是故事,这也是一些贫困孩子真实人生的缩影。
事故、意外、贫困......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命运轻轻扇动翅膀,他们的人生从此就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有人,为了让「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发生在小天们的身上,也放弃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选择。
杨少敏,小天的老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为了不让因为学费窘迫差点中断学业的困境也发生在山区孩子们的身上,她选择了回山区支教,放弃了城市里高薪的工作,只为点亮知识传递的火炬。
(杨少敏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蔡莹,疫情期间援鄂医生,在即将返程的时候,看到病人急增,为了救助病人放弃了早回家的机会,并挽救了一个新冠重度患者,这个人正是小天的爸爸。
王永锟,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放弃了一个能给自己换大房子的机会,把这些钱,捐给了校友杨少敏所在的山区学校,用这些钱给孩子们建了一所学生活动中心。
影片是由真人故事改编,故事里三位主人公的经历在真实人生中也曾上演过。
但你想不到,曾经他们也一度成为被迫放弃读书的小天。但好在,在人生的黯淡时刻,他们遇到了改变命运的光——国华纪念中学。
国华纪念中学作为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和女儿杨惠妍女士捐资依法兴办,每年招收家庭生活贫困,学习成绩优异,品质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培养他们成为未来建设国家的精英。
而因为国华中学,这三位主人公的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蜕变。
国华,让他们把命运给的弃局硬生生翻盘。
王永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我觉得在国华就给我们创造一个环境,所以我们也应该跟他们思考一样的问题,而不去思考我要赚多少钱,我要找一个多少钱的工作,这个是不对的,是你要如何自己度过自己的一生,你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你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国华带给这群孩子的人生意义正在于此。
像影片里王永锟、杨少敏、蔡莹这样的孩子,在国华不止有3个,而是有3200多个。
(图片出自国华纪念中学十周年宣传片)
在这,3000多个孩子,接触了自己曾经无法享受的教学环境,做了自己曾经不敢做的梦想,也重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很多孩子在形容自己来国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像做梦一样。
从衣食住行到日用品,学校全部包揽。
和过去贫苦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连想都没敢想过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摆在眼前,这些孩子很长时间都觉得不真实。
影片有个特写镜头,王永锟的鞋子破了个洞,他妈妈却说:鞋子还能将就穿,先把学费攒齐,明年再买新鞋子。
杨少敏坐在去学校的车上,手里攥着父母攒来的学费。爸爸在身后追着喊:好好学,考上大学你好了,我们都好了。
贫困在少年时代带给人的印记,是非常难磨灭的。
小到买不起一双鞋,大到读不起书。在骨子里都感觉自己没底气。
国华的一位班主任在介绍孩子们时,也曾这样说过:贫困家庭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常规家庭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相当大的区别。当你看到他面对世界那种好奇的眼光时,说老实话,很心酸。
但来到国华之后,他们的自信和底气被重新塑造。
王永锟的闪回镜头里,校长对他说:“同学啊,喜欢机器人你就继续研究,有些大学研究机器人很厉害的。只要你考上,学校都会供你读完。”
而如今,他也完成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成为了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
在国华,他们学到的第一课,不是如何提升成绩,而是做人和做事。
“我们这所学校要培养的是将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是校长对国华学子的寄语,而国华学子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图片出自国华纪念中学十周年宣传片)
他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乃至人生目标,都在国华得以重建。
录取一个孩子,可能就拯救一个家庭的未来。
创办国华纪念中学的初衷,也源于此。
当年创办国华纪念中学时,杨国强先生处于事业刚起步的状态,但他对穷孩子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因为他本人也是贫困家庭出身,全靠政府的资助才读完中学,当他拥有了回馈社会的能力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他一样的穷孩子。
杨国强先生在接受《朝闻天下》采访时,新闻的标题就是:给贫困子弟一张“渔网”。他说,自己的出身很贫困,但是因为喜欢读书,也算是有一定的技能,所以才会有今天。他意识到知识很重要,才能很重要,所以他也想给更多孩子提供机会和可能性。
这点和徐凯伦导演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在冥冥之中不谋而合。
“我是有被这间全免费的国华中学给打动,它的存在就如我前面提到的机遇,给了贫穷的孩子们一种“命运”上可以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当然至于怎么走是这些孩子自己的选择,但这个世界最缺的永远都是一开始的可能性。”
而现在,国华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遇,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拥有了实现它们的机会。
杨国强在办学中,一直给孩子们强调的就是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做事和做人。
“从拥有知识开始,继而拥有高尚的品格和灵魂,以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为终点。”
如果你去翻阅国华学生们的照片,你会在他们所有人的脸上发现同一种表情——坚毅。
这是夹杂着少年的志气、坚强、忧虑,所揉杂而成的表情。
而这种纯洁而坚定的气质,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并没有失去。
这点,徐凯伦导演在与三位主人公交谈后也曾提到过:他们在电话中的谈吐和态度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文人气。
这是国华让他们沉淀在骨子里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失去和忘却的底色。
国华将这粒名为「知识」的种子交到了他们手里,而他们,将在下个春天,给更多人带去希望的光芒。
“如果没有来国华,可能我会去打工,去搬砖,去车间里面敲钉子。在最好的年华里,经历了最好的一段经历。”
“只能说很感谢命运,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拨正了你的航向。”
国华纪念中学第一届毕业生在国华中学十周年庆的纪录片里,是这样回忆当年在国华度过的日子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生追求。
这两句话,从国华走出去的孩子们都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
从国华走出去的学子,每个人都是王永锟、都是杨少敏、都是蔡莹。
他们有人去研究物理、有人去做公益、有人成为医生、有人成为律师、有人成为警官、有人成为教师......
他们永远把回国华叫做“回家”,
他们给予更多人对于前途、对于未来的希望,
他们在每次社会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绝无二话。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这是杨国强先生刻在国华校碑上的字,也是影片中中心碑上的字。
国华的孩子们从接受善意到传承善意,这份善意也传递了起来。
马卡联柯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点燃少年人对未来的希望之火,打开少年人对于未来的视野,让他们的灵魂舒展开,成为这个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
用教育精准扶贫,让贫困儿童的人生从此看到另一种希望的光。而此后,这些孩子走进社会的各个行业,如同春水,如同萤火,每一个点滴行为累积,让“以奉献社会为终生追求”这句话成为现实。
这是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为。
同时,也让这个社会上千千万万个关注这些孩子,但仍处于处于观望状态不如从何开始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被验证的可行性。
他们去实验、去尝试、去帮助,在这样的态度和理念下,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碧桂园”。国华的精神的内核和价值观,也将会影响到社会更多角落的人,并给他们打下了一个强心剂。
聚沙成塔,聚微光而现浩瀚星河,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作为变得更好一点。
特别策划
作者/ 从不喝奶茶
策划/ 苏玛丽
视觉/ 野 美
注:图片来自《国华的孩子们》、《国华纪念中学十周年宣传片》、其他来自网络
让更多孩子
因为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