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速算,我更看重孩子“硬算”的能力。数学学习中的这个大坑你了解吗?

最近看到很多反智的鸡娃“技巧”,包括某抖上百万粉丝的数学博主。甚至是一些教育机构都把这些玩意做到课程体系里面了,实在看不下去,今天就来吐槽一下。

很多家长还没有搞清楚数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某知名机构的教学内容)

“背下这份速算口诀表,让孩子秒变速算天才!”

“最快速算法,让孩子计算能力爆表,大脑堪比计算机!”

“X大速算技巧,孩子轻松玩转计算,拥有超快口算速度!”

类似的鸡娃“技巧”充斥在各大平台,我对这些内容是非常排斥的,也绝不会让孩子学习这些内容。相比于“速算”,我更看重孩子的“硬算”能力。

速算的原理是什么

其实市面上的速算技巧其实并不“难学”。

如果希望孩子追求计算速度,只要接触的题型多,懂得分门别类,套用既定的方法,就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但很多速算学习,其实是直接跳过中间的计算环节,用一些计算结果找到的规律来推演出来的,也就是说速算的学习根本就没有任何知识和普适的方法在里面,只是学会了几个用计算结果总结的规律而得出来的结论!

花钱坑娃?

举个例子:

11~19的平方口诀是:原数加尾数,尾平方,逢十进位。比如,13的平方就等于,原数13加上13的尾数3,等于16,尾数3平方得到9,然后16和9放在一起,就是169!

注意这里并不是“巧算”。

对于19乘以19,我希望孩子使用的方法为:19X19=19X(20-1)

这里面体现了乘法的本质是加法,乘法就是几个几。

用这个核心思想,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乘法巧算内容。

孩子用竖式的方式答出来,我也很满意。对于数学学习,思路很重要,速度不重要。这一点在初中、高中数学学习中会体现的越来越深刻。

从短期来看,学习速算会提升孩子的计算速度,这种提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会对孩子的成绩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学习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习惯,让孩子对这种走捷径的方式产生依赖,思维固化。

初中的数学知识再靠小聪明/结果找来的规律没用了,他需要系统思维和严密的解题步骤,而小学依赖速算的孩子们是没有这种思维的。

算的快是聪明的表现吗?

算的快是聪明的表现,但它和魔方、乐器一样,都是一种技巧。

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说明孩子学习能力强,但也仅此而已,速算学的好,并不代表将来数学成绩出色。

我是的明确反对速算/手指算/珠心算的,这些东西真的是害人不浅。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向我吐槽,那些长期以来学习所谓速算技巧的孩子,到了他班上需要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纠正他们的运算习惯,甚至需要手把手的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运算规则。

还有一点是,大家似乎都不太重视课本。虽然为了照顾大多数,课本在难度上会偏低。但不要忘记,如今的课本都是经过数十年,无数的专家学者穷尽毕生心血撰写迭代的成果。

数学最好的学习就是课本上的传统计算规则,那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数学方法。

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问题,速算、心算、手指算真的那么好的话,怎么没有写到课本里呢?

关于珠心算的问题

有人说珠心算并不是速算,学习珠心算对孩子还是有帮助的。

珠心算是一种计算逻辑,本质上就是心里想桌子上有个算盘,用算盘算,同样是需要背口诀的。

珠心算经过日积月累付出大量时间和汗水,是能很快算出来的。这一点我不否认。

但他本质上是脱离如今的数学教学体系的,比如7+8,珠心算口诀一下子就蹦出来,但正常的数学体系需要考虑进位的。

前两天数学新考纲刚出台,今后题目会更加贴近实际,更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万一出一个十六进制的加减法,是不是珠心算就搞不定了?

速算比赛现场

小学数学该如何学习

第一点,一定要打牢基础,先不要玩花里胡哨的东西。要求只有一点,会做的不能错。在这基础上,再追求速度。

第二点,要注重口算的能力,注意:并不是上面这种套路速算。都在说数感,口算是训练数感的最有效方法。对于列式计算,我要求先口算出结果,写在等号后面,在列式计算二次验证。

第三点,注重数学知识点的连贯性。

比如,幼儿园阶段孩子就接触过图画的等量代换提,比如一只兔子等于两只鸡这种。从那个时候,我就跟他强调“等号的意义”。

后面一年级时学而思的老师教等式移项,给小朋友们了一句口诀“带符号搬家,过桥要变号”……孩子们还是从根本上没明白“等号是一种数学思想”

前两天,参加数学的兴趣班,接触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问我怎么解。我提示他:“等号的意义是什么?”,结果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是初中换元代入的知识,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很容易掌握了。

end

整理分享不易,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击“在看”或者转发至家长群给有需要的人。

原创不易,点击一下“在看”就是给我的最大鼓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