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讲武德” |自恋型人格:掌声再多也盖不过内心痛苦的呐喊

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念奴娇·过洞庭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BPD的“孪生兄弟”——“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怎么样的话语会让你感到一个人自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评论哦~

小编会想到这一句: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霸道总裁小说”、“凡尔赛文学”都在表现着人类“自恋”的一面。

似乎,“自恋”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光彩的事情”,我们不能在生活中自由的表达,而需要借助这种文学影视作品来宣泄。有时候“自恋”甚至被看作是一种病,例如上面提到的“NPD”。

所以,自恋是好是坏呢?“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什么呢?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自恋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吧。

自恋与人格障碍

其实,每个人都存在“自恋”的倾向。具体地说,就是自我赞美自我欣赏

一般情况下,这种自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自尊”、“自我价值感”,以及“积极的自我认知”等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样看来,“自恋”是一件好事,更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更大胆的表达对自己的欣赏之情。

但现实中,那些被我们贴上“自恋”标签的人,常常会让身边的人感到不舒服。当然,他们不会有什么感受,更不会认为自己“自恋”。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如此的意气风发,所有的事情都能掌控,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可是,在某个时刻,他们总是会疑惑:“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此完美的我,却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此时,从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上看,“自恋”已经从“自己的事情”,变成了一种“疾病”,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这里,小编也提供一些“特征”供大家参考:

1、高傲自大,有很强的嫉妒心。

2、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不能接受批评或反面的话。

3、缺乏同情心,亲密关系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4、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5、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极少数高地位的人才能理解自己。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7、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他们做了一点成绩后总认为自己的就是最优秀的。

(若同时满足5条以上,则很可能是“NPD”)

总的来说,“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有两个

对自我价值的极度夸大;

共情能力的极度缺乏。

这些“特征”损害了自恋者的人际关系,毕竟大多数自恋者只会和“比自己水平低”的人交朋友,这样才更能凸显自己的优秀。可谁又能忍受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呢?

此外,NPD在社会的比例一般在2%-6%,并不算罕见,且50%-75%为男性。例如,最近在网上便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大意了,没有闪”

“年轻人不讲武德”

“耗子尾汁(好自为之)”

说出这三句网络名言的,是一位“很火的武术大师”,其“热度”完全建立在人们对他的厌恶与嘲讽之上,原因也很简单:没有真才实学却总喜欢吹嘘自己。

他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吸引网友们的关注,并吹嘘自己的功夫天下无敌,却在一场公开比赛中,被一位散打业余爱好者,以30秒的时间快速K.O。

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狡辩道:“我当天是被人用‘乙醚’偷袭了,所以没能躲开对方的攻击”。

小编对武术不了解,所以也不做任何评价。只是这种硬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以及肆意贬低他人的行为,恰巧反映了自恋者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与“贬低”。

这两种防御机制,正是我们理解自恋者内心最好的“工具”。

自恋,是内心的无奈

上述的两种防御机制,分别对应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两大核心特征:

“理想化——自我价值的极度夸大”

“贬低——共情能力的极度缺乏”

其中,“共情能力的缺乏”是危害到他们人际关系的直接原因。这非常好理解:一个不会替人着想的人,又怎么能交到好朋友呢?

这也恰恰是自恋者的第一个疑惑:“当我想要去关心他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似乎我关心他人的方式出了点问题”。这会让他们的内心很痛苦,他们似乎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除了他们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恋者共情能力的缺失呢?

心理学家肯伯格给出了他的见解:

肯伯格认为,一个人的共情能力会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其关键时期在于孩童时期(0-6岁);而关键人物便是父母。

因为,孩子的共情能力,来自于父母。只有父母能先共情到孩子的感受、想法、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反馈、接纳与包容,孩子才能获得共情的能力。

例如,孩子在小时候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后文会有详细解释)。这个时候,父母不能仅仅告诉孩子:“你要多为别人着想”。

而是要允许孩子有和父母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并接纳孩子与自己的差异。

这其实是父母的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对于自恋者,他们的童年大多遭受到的是父母的“冷漠、拒绝、敌意、虐待、不共情、要求过多、完美主义”等,这导致了孩子体验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共情,从而也失去了共情别人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自恋,其实是一种“无奈”:“我没有得到过爱,所以我不知道怎么爱别人,我能做的便是爱我自己”。

一个没有被爱过的孩子,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好,所以父母才不喜欢自己。

这会让孩子十分伤心,于是他们需要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这便是“防御”——保护自己的价值,以免受“被抛弃”的痛苦。

自恋,是内心痛苦的呐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能如此自恋”。有时,这也是自恋者的第二个疑惑:“明明我的方案这么完美,为什么身边的人总是不听自己的?”。

许多人会理解为:这是掩盖自己“自卑”,或者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表现。但真的如此吗?要验证这一个看法的正确性,我们首先要了解“自恋”一词的由来。

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自于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喀索斯(Narkissos)的故事:

有一天,美少年纳喀索斯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然而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他对自己的影子爱慕不己、难以自拔。最终,他死在了水边,并化成了一朵水仙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自恋最初的意思是“想和自己谈恋爱”,这无关乎“自卑”与“优越感”。这是一个自发的,并隐含着某种“病态”的词语。

同时,这个神话故事还给出了对于自恋的一个解释——“自恋,是对自己的幻想”。

纳喀索斯幻想着与自己的影子谈恋爱,正如人们在现实中,对自己夸大、赞美以及否认自己的缺点。

在眷侣的眼中,自己的情人是没有缺点的,对于自恋的人来说,他们自己便是自己的情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想”呢?肯伯格再次给出了独特的看法: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全能自恋”的状态。

这种状态源自于婴儿在子宫中的体验:一方面,婴儿在子宫中什么都不用做,就能非常的“快乐”;另一方面,在子宫中,婴儿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因此,婴儿本能地会认为:“自己就是完美的(能自给自足的),并且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但事实是,婴儿需要吃喝拉撒,这些靠婴儿自己的能力做不到,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

因此,婴儿会慢慢的尝试与父母建立联系,以求“父母能照顾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会把指向自己的注意力,慢慢投注到外界。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出生后的2-5个月之中,而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依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能照顾好自己”,是一个婴儿的主观体验。这种感受除了来自于父母的行为外,还会受到婴儿自身因素的影响。例如,“气质”。

我们常说的:“有的小孩,你放着不管也能成长的很好,而有的小孩,则需要给予多点耐心和爱心,还有的小孩,无论怎么给予照顾,都会很容易哭闹”。

但无论如何,如果母婴依恋能顺利发展,婴儿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在心中形成一个“理想化的父母”。但现实中的父母难免会犯错,这便让婴儿慢慢意识到:“那个理想化的父母和现实里面的父母不一样”。

这便是孩子慢慢学会区分“幻想”与“现实”、“自己”与“外界”的重要过程。

相反,如果婴儿建立关系的尝试受挫,这会使婴儿重新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结果是,婴儿会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关注,而忽略外界。这是一种本能,正如我们都习惯了吃A餐,当然我们也愿意尝试一下B餐,只是我们发现B餐真的不喜欢,我们自然会吃回喜欢的A餐。

婴儿的感受也是如此,当父母不能让我感到快乐,那我便重新关注回自己,毕竟“自己”可不会“拒绝”我们,何况在婴儿心里,自己是“全能的”。

于是,婴儿逐渐在心中形成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我是如此的完美,我才不需要这个糟糕的父母”。

可问题是,这个“理想化的自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这更像一个“幻想的自己”。这便是自我幻想的根源。

对于自恋正常发展的孩子,他们存在着一个“理想父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这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参考对象”。更会让孩子慢慢意识到,别人其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不仅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也能反映出自己的不足。

而自恋发展受阻的孩子,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自己”。这会导致自恋者的追求永远无法得到实现,并且“全知全能”的他们也不会接受别人这一面“镜子”。

这便是肯伯格对“为什么自恋的人总需要追求别人的赞美,以及如此狂妄自大”的解释。

从这个角度看,自恋实际上是一种呐喊:“我明明是如此的好,为什么总是不能满足我,甚至还要忽略我、抛弃我?”

当这种呐喊得不到他们期望的回应,便会转变为一种自我安慰:“不是你们不要我,只是你们都配不上我,因为我是特殊的”。

而这,便是文章前面所说的“理想化”的防御。

自恋者与他的朋友们

尽管,“自恋”患者拥有两个“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能很好地保护他们“婴儿般”的内心。

但令人悲伤的是,他们始终只能感受到“这个庞大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也正因为他们的世界如此的孤独,所以才格外需要别人的掌声。

但在需要别人掌声的同时,他们也在防御着“与别人建立联系”。这种“既希望他人靠近自己,又会主动推开他人”的特征,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相似。

某种程度来说,这两种人格类型的成熟水平都是“婴儿”。但是,“自恋型人格”相较于“边缘型人格”而言,要好一点。

因为自恋型人格是一个连续的人格,它的核心是一个“理想化的自己”,他们至少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一个“完美的自己”,并且从婴儿时期的感受上,也不一定有非常痛苦的感受;而边缘型人格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人格,它的核心是“一片虚无”,他们往往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在从婴儿时期的感受上,往往有强烈的被抛弃的痛苦。

尽管如此,要帮助NPD患者改善自身的人格,也非常不容易。

我们不能单纯的通过“弥补缺失的爱”来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别人的爱,会被自恋者看作“理所当然”,别人就应该为自己服务。

因此,如何穿过其密不透风的,而且又自洽的“防御层”,让其精神世界中心的那个“未长大的婴儿”重新感受到爱,感受到“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不是全能的”,便是每一个想要帮助他们的人必须思考的难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在他们身边的我们,不需要思考如此复杂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包容和接纳他们的“自恋”,因为“包容和接纳”也是他们所缺失的。

同时,不要尝试改变他们,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和他们相处的一个“平衡点”,如果自己还是感觉到不舒服,及时的走开也是一件好事。这并不“残忍”,离开会促使他们反思。

在最后,引用两段话来结束这一篇文章。

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一书写到:

“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到:

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

成人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

不成熟的爱遵循“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遵循“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我想不仅仅是对于自恋型人格的人,对每一个都是如此:所谓的成长,便是要摆脱对童年的迷恋,无论那是痛苦还是快乐,要摆脱对童年的迷恋,首先便需要把注意力放回现实中,放回别人身上。这是爱别人的前提,而想要被爱,也很简单,那便是先去爱别人。

毕竟,时间与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