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又是一位中学孩子的家长。这两个身份,我都做得不够。若要相比,教学身份默默无闻,家长身份却沾了孩子的光,常常受到表扬。或许因为这双重身份,特别是孩子学习的缘故,身边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
要谈孩子的教育,先谈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自认为教师是一种默默无闻的职业,因而我也只能是默默无闻的一个人。
教书生涯二十几载,教过的学生无数,或许也“误人子弟”无数,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书成才了。“误人子弟”的,我和大部分普通老师一样,或许也有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学生读书成才的,我也不认为自己有过什么功劳。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在学生成才的因素当中,老师在其中的作用虽然也重要,但还是居于次要的位置。
那么,什么才是学生读书成才的主要因素呢?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家庭教育,二是学生的自身努力。
因为问我的是家长,所以我也只是谈谈家庭教育这方面的感悟。我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藏着教育真谛的谚语。
第一句: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这句话包含了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它揭示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在孩子的幼儿时代。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百度百科这解释它的意思: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3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另外,家长在早教时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多些耐心,更多去了解孩子。身为家长,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
所以说,要把孩子培养好,特别是想孩子在读书学习上能够有所成绩,我认为还是要从早期的家庭教育开始。
第二句:“过教”的牛儿不会犁地
乡下人大都知道,过去农耕时代,“耕牛”是农村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和生产力。在没有机器的时代,农村耕田种地,要依靠“耕牛”拉犁来犁田翻地松土。如果一家人没有“耕牛”,就失去了主要的生产力,要搞农业生产,单靠人力,将会寸步难行,艰辛无比。
这里面说到的“耕牛”,是指被训练用来拉犁耕田种地的牛。“耕牛”不是天生就会拉犁耕田种地的,而是要通过训练才能够达到的。
严格来说,训练耕牛,必须是在小牛一周岁前开始并且还要学会,一头成年的牛在一岁前没有训练,是绝对不可以耕田的,这就是牛这种动物的“成长”为耕牛的自然规律。于是,人们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就总结出这么一句话:“过教”的牛儿不会犁地。
这句话道出了训练耕牛必须把握好时机,在规定的时期里完成训练,才能使小牛拥有耕地的本领。
训练耕牛,亦可理解为对牛的一种“教育”,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由此联想到人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的成长规律,教育人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教育人遵循了人的成长的规律,也就是教育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事情,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与训练耕牛必须在小牛一周岁以内这个关键的黄金时期一样,人的教育必须在三岁到七岁这个关键的黄金时期打好基础,否则基础不牢固,就会出问题。
在基础教育,教育出现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差生、学困生和厌学症,出现问题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小学中高年级至中学初一初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严重的话,孩子的学习除非遇到“教育之神”,否则绝大多数都是回天无力的。
因此,家长们不但要重视孩子三岁到七岁的早期教育,还要特别重视孩子小学六年的教育。在这两个时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并且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优良学习品质的人。
“过教”的牛儿不会犁地,最后还是回到这句农谚上来。以前在农村,如果一头牛在小时候没有训练成为“耕牛”,或者因为其“牛性难驯”而训练失败,那么这头牛的作用,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菜牛”,等待它的,必然是被“屠宰”的命运。
由牛及人,引人深思。
人如果不能读书成才,那么大多数人的命运就此被分化。虽然不会像牛一样,成不了“耕牛”就被“屠宰”,但也难逃另外一层意义上的“被屠宰”的命运——往往成为社会上普通的最低层的劳动者——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过的是最低层次的生活。
虽然人格人人平等,职业无贵贱,但其中巨大的差别,人人都看得到,感受得到。这就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但愿能够从这两句谚语中体悟到其中的教育真谛,从而指导自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