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家长“帮老师批改作业退家长群”引发网络热议。
因为孩子的老师经常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让这位家长不堪重负,于是他录制了一则短视频,喊出了自己的压力。
“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让我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我那么有时间守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批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教是我教,改是我改,是谁辛苦?”
这一喊,不知喊出了多少家长压抑已久的心声!其实,不仅批改作业能逼疯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更是让家长崩溃上火,逼得家长们都变成了段子手: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我过去是个哑巴,给孩子辅导作业半年,我会说话了!”
“我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我曾因为跟他一起做家庭作业而气得哇哇大哭。你没听错,是我哇哇大哭。”
“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像个精神病一样。我也打过孩子,但事后就后悔,感觉自己被孩子气得要少活几年。”
“我是个多么好脾气的人,但是面对孩子的作业,就分分钟恶魔附体了,我要做好乳腺增生、脑淤血、心梗的准备,要不然先买份巨额意外保险吧……”
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这真的不是开玩笑,据《现代快报》报道,有位33岁的妈妈在辅导女儿作业时,因为孩子太磨蹭,一生气,血管堵塞中风了!
我相信,有过这样心情或者遭遇的父母不在少数。但是2018年以全A*的成绩拿到剑桥大学经济学offer的周宸立同学的妈妈刘红燕女士,却从未因为孩子写作业的问题着急上火过,作为两个男孩的母亲、2005年职业女性精英大赛冠军,让我们来看看她有哪些独门秘诀与大家分享。
01
我从不让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
不少父母生怕孩子在完成作业上出现拖延症,因此恨不得孩子一踏进家门就重新打开收拾好的书包,一丝不苟地拿出作业来完成。在我看来,这样的父母颇为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在一周5 天甚至7 天里,每天从早晨7 点半到晚上10 点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此外,假期还有各种补习、比赛和其他活动等,他们的学习强度不比成年人的工作强度低,可是我们的学习热情、能力和效果却比孩子差很多。
若我在劳累一天回到家后,我老公不是关切地问我“今天怎么样”“要不要喝点水休息一会儿”,而是让我先去做饭、做家务,我肯定会火冒三丈。同理,当我们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也不应立即让他(她)写作业。我们可以先表示对孩子在校日常的关心,和他们聊聊学习一天的感受,让他们吃点儿水果或小玩一会儿,这样能有效平复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自然会合理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
02
巧用奖励机制,减少正面敦促
大儿子周宸立曾这样总结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我小学时只要每天在放学前完成数学作业就能得到两倍的积分,为了得到这两倍积分,我每天都争取在放学前把作业写完,很少在回家以后写数学作业。渐渐地,我养成了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完再去休息的好习惯。这个习惯至今一直跟随着我,就算在繁忙的初中,我也从来不拖欠作业。
高中需要申请大学时,这样的习惯就显得越发重要。我长大后发现所谓“手上的事情”不只是完成作业这么简单,很多时候要面试、笔试,还要写文书,而正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让我能合理分配时间,按时完成每件事情。
回忆起小学时光,我已经不记得学过什么知识了,但我总能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找到自己在小学时的影子。我很庆幸自己在起跑时拥有一条笔直的跑道,在后来的学习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03
放弃看守式监督,勤加沟通
孩子的天性往往是爱玩游戏,而非先完成作业,但游戏和作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必不可少。我虽然支持孩子尽可能地享受童年的游戏乐趣,但我也没有放松到对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不管不顾。
在写作业上磨磨蹭蹭是孩子的通病,我的儿子也不例外。我不否认父母在孩子写作业过程中的督促作用,但是我不支持父母片刻不离地坐在孩子身边监督他们做作业。父母只需督促孩子是否专注、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不会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看电视的各种扯皮,影响他们的专注程度和完成时间。
我也会和儿子勤加沟通,让他理解玩游戏和做作业是相辅相成的。他有时也只是害怕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逃避写作业,这时我通常会对他说:“完成作业是你的任务,就像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工作一样,你只有迅速准确地完成作业,才能有更多玩的时间。妈妈不会额外增加你的作业负担,但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先尽量自己思考;在遇到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在家可以问父母,在学校可以问老师或同学。请教可以开拓思路,但不要轻易放弃思考,也不要害怕遇到难题,不断征服学习中的小困难能带给自己成就感呢!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亲自试一试。”
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父母教会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可能会收获出乎意料的效果,这样也能提高孩子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最初我或我母亲会和儿子一起检查作业,但后来,我们就交由他独立检查了,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完成家长签字。在可以对儿子的作业完全放手后,他常常主动把听写任务变成默写任务,这样父母也可以减少一些负担。重要的是,孩子写作业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因为他们拥有了对写作业的自主权。
04
侧面激励,共同支配课余时间
我对儿子没有太多要求,不会购买课外练习册,更不会纠结每次考试的几分之差,完成作业、结束练琴之后的大量时间都由他自由支配。当然,我们也会时不时向他推荐一本书,邀请他一起背诗词、玩游戏、看展览等,我觉得这些活动的教育作用要远远超过增加无谓的课外练习量。
儿子儿时很喜欢《全世界优等生都在做的1000个思维游戏》一书,这本书被他翻得破破烂烂的,内页还被他画满了各种符号。这本书分为形象、逻辑、立体、缜密、融合、创新、数字、发散、综合和另类等10 种思维类游戏,我们就把这本书中的内容当作日常的课后游戏来玩。一件事如果当作任务来完成可能会导致压力或倦怠的产生,但如果抱着游戏心态进行的话,效果就大不一样。
正是因为在这种无负担的学习环境中长大,升入初中后即使学习任务成倍加重,他也因已养成高效专注的习惯,仍然吃得好,睡得香。
我自忖肯定做不到像那些自己辛苦学习奥数的父母那样,我必须承认,父母跟不上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这一事实,况且父母本也不必越俎代庖。
父母更应该像格局高、眼界宽并且有胆略的领导者那样去点亮孩子的好奇心,讲策略地提高孩子的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从侧面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永远都比正面催促有效得多,在写作业磨蹭这件小事上更是如此。
在孩子写作业之余,读书、运动、做家务,一样不能少。
《南风窗》《中国周刊》前总编辑朱学东是这样评价刘红燕女士的:“红燕在职场和家庭两个场域之间不停转换,互不耽误。她既是两个孩子的尽职母亲,又是职业女性,同时还有自己的生活,这都给她的孩子做了榜样,得到了儿子们的肯定,因此我相信她的儿子们长大后也会和父母一样有担当,有责任感。我也相信,那些将家庭、职场和个人生活割裂,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任的男女强人们,在面对红燕这样的家长时,必然无词可托;如果读到红燕这本书,也会汗颜。”
以上文字摘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妈妈的勇气: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刘红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