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教育经费统筹运行,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6年—2019年,共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31.7亿余元,实现财政经费对教育事业的全额足额保障;
过去5年,全区学校布局更加科学、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蓬莱一中、蓬莱二中校舍异地新建、东西呼应,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经济开发区小学异地新建投入使用,盘活老一中校区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姚琪学校,利用新二中校舍开设初中部,稳步推进新建实验中学和北沟一中、司家庄小学综合楼等校舍改造项目;
过去5年,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各阶段教育质量全线提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所,全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一本上线率稳居烟台前列;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更加明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
过去5年,师资水平持续提升,教师素质不断强化——全市补充教师407人,其中引进双一流高层次人才11人,全市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
过去5年,教育资助全面覆盖、教育扶贫相伴成长——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补尽补,生源地诚信助学贷款应贷尽贷。2016年—2019年,享受贷款433人次,发放贷款金额374.5万元;发放助学金2112.76万元,惠及28996人次……
“十三五”以来,蓬莱区紧跟中央、省、市改革步伐,紧紧围绕加快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和助推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和内部改革管理力度,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全市教育水平普遍提升,教育活力普遍增强,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正释放出蓬勃能量。
优化支撑 立德树人 各学段教育协调共进
德育一体系化课程深入实施,“创客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蓬勃开展;高考生被北大等名校录取,职校生在各级大赛摘金夺银……多年来,蓬莱区坚持立德树人,各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逐步深化,优良的道德品质、全面的综合素养,成为学生出彩人生的底色。
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启动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建立起覆盖城乡、管理有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0%;全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规模不断扩大,省市示范性幼儿园逐年增加。幼儿园教师学历和资格持证上岗率逐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1.29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所,新建幼儿活动用房1.5万平方米,并配备了必要的教具玩具、电教设备。
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小学和初中布局结构更趋合理,结合《蓬莱市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提升计划》,加快新改扩建中小学步伐,2016—2020年,统筹利用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校舍维修改造等各级类义务教育建设资金1.35亿元。城乡教育一体化效果更加明显,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就学机会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别基本消除。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开足开齐,素质教育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和普惠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以来,蓬莱区义务教育小学生入学率提升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
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品牌建设,提升普通高中学校优质化水平。投入资金5.3亿元,异地新建蓬莱一中、蓬莱二中。探索高中特色办学模式,促进高中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突出特色。目前,全区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88.5%以上,教学质量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0%以上。
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以争创山东省第二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抓手,推进专业、学生、教师发展和校舍建设,完成6000平方米的现代制造技术专业实训大楼建设。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产业和自贸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专业群建设。现拥有市县两级职教集团,山东省品牌专业1个,烟台市示范专业3个,“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毕业生取得双证率达96%,就业率达99%。
强化师资 锻造队伍 教育“软实力”持续提升
教育优先,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内生动力。近年来,蓬莱区积极创新教师补充、培训、交流、激励机制,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逐步向高素质、专业化迈进。
教师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出台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细则,推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全区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建立由区教体局主管的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 “十三五”期间,蓬莱区评选烟台市级学科带头人21人、市级骨干教师68人,烟台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37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建立“三名”工作室63个。全区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形成了烟台市级学科带头人、烟台市级骨干教师、县域骨干教师为层级带动的骨干教师梯队。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现镇街人员津贴补贴发放全覆盖,每年发放津贴补贴120多万元,发放农村教职工交通补贴170多万元。全面推进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建立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长效机制,支持乡村教育发展。完善教师荣誉激励机制,评选评级优秀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3人、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2人、烟台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60多人次,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 、省最美“幼儿缘”教师2人。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每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96学时以上;坚持暑期教师备课制度和学科、岗位培训制度,五年共举办学科、岗位集中培训120次,受训教师达9800人次,网络培训、送教下乡每年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全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厉智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