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负担太大,实在养不起?担心生娃后,无法兼顾工作和育儿?经济负担重,不敢把结婚和生娃,当人生的必须选项?
给力措施来了!这个国家为了鼓励结婚和生育,缓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社会问题,敲定了这样一个计划:
从2022年起,0岁-1岁婴儿的家庭,韩国政府每个月提供30万韩元(大约1800元人民币)的育儿补助。预计在2025年,将逐步上调至50万韩元。此外,还会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的生育补贴。
除此之外,还有“3+3育儿假”的福利,父母双方都可以为未满12个月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每人每个月最高可获得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夫妻双方共同育儿”。
虽然,很多专家觉得,这么给力的措施,可能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低生育率”的问题。但是当地一部分年轻人非常支持这个决策,认为这是他们今年听到的“最给力的消息”。
不过,也有人觉得,仅仅只是补助30万韩元,加上“3+3育儿假”的助力,真的只是杯水车薪,应该没几个人会改变想法冒险生娃。这个计划实施了,对生育率的提升刺激性不大。
其实,国内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很多人的养娃压力非常大。在鼓励生育成为大趋势后,孕龄夫妻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一个话题:
一个月给你“补助”多少钱,你会选择生孩子?
有人曾做过计算,在一个二线城市,想要养活一个小孩,从孩子出生开始,到孩子24岁即将毕业结婚。这期间的费用开销,大概要100万左右。
对于要负担房贷、养老,还要奔着工作事业努力的人,区区“1800元”左右的补助,诱惑力显然不够,很难调动起生育热情。
全国妇联也曾做过调查,在10个省份的不同家庭里,有生育二胎的家庭仅占20.5%,不想生二胎或者不确定的夫妻,高达79.5%。
作为生育二胎的主要障碍,总结起来重要的原因,还真不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育儿费用成本过高”。
有网友评论说:“如果给我1000万,别说生一个孩子,生三个孩子,我也愿意。”
“可惜啊,房子、教育、医疗、养老,“四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我真的没力气考虑生娃了。”
面对“催生”,年轻人表示压力很大!
56岁的上海大妈,在当地有6套房。她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婚后儿媳生了个女儿。大妈表示,希望儿子儿媳再生一个孩子,但遭到了小两口的拒绝。夫妻俩认为,孩子不在乎多少,在乎精。
但这位大妈表示不满意,她说自己有房子有资产,经济上根本就没负担,完全可以帮儿子儿媳带娃。大妈还说,就是想抱个孙子。结果,无论大妈怎么劝,夫妻俩都仍旧拒绝。大妈最后生气了,你不生娃,我自己生!结果,大妈真怀孕了。
有网友替年轻的夫妻喊冤:面对老人催生,这种压力真的很大,比大环境催生压力更大。
如果满足了老人的心愿,就会难为了自己。如果不满足老人的想法,又会被人议论为不孝顺。更何况,生男生女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万一又生了女孩子,闹得更不愉快。
因此,老年人该适度理解青年人的想法,尊重年轻人的个人选择。
劝年轻人:与其被催生,不如考虑好,自己早点生娃!
年轻人到底早生娃好,还是晚生娃好?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在结婚领证,夫妻感情磨合到位后,越早生娃越好。
24岁生娃,34岁成职场精英,完美人生的背后,她发出这样的感慨:幸亏生娃早。
小华24岁那年,跟大学同学结婚了。第二年,俩人就生了头胎儿子。在家带娃6年,孩子终于上了小学。小华重新进入职场,拼搏了4年,在公司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收获。
34岁的小华说,幸亏当年生娃早,婆婆身体好能帮忙带,妈妈也有精力帮把手。自己才能一边带娃,一边进修学习,这么快又重回职场,取得了成绩。
如果当年没生娃,这个年纪才生孩子,别说婆婆跟妈帮不上忙,估计自己也没了学习进步的动力,这一生恐怕也就只能认命了!
与其熬到最后才生娃,被家里家外的人“催生”,不如自己安排好人生,早点生个娃。
当然,再早生娃,也不要低于规定的年纪,要先领证,先去跟对方磨合感情。再准备一点必备的积蓄,有了差不多的经济基础,再备孕生娃,这样才是对孩子的负责任。
关于生娃和生二胎,您有什么打算吗?有计划再要一个孩子吗?如果让您定,您觉得一个月补助多少钱,更能刺激大众的生育热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