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浮躁的现象何时休,教育初心回归依靠谁?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年的数学天才许晨阳,离开北大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全职任教前留下了三句话,而其中一句涉及到了国内学术浮躁的问题。
且不论那三句话是真是假。毕竟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学术领域更应该经得起质问。而国内学术浮躁,也并非是许晨阳不说,就可以不存在,也不是说许晨阳说了,就能够产生。
值得一提,即便是许晨阳说过这样的话,他也不是首先发现国内学术浮躁的第一人。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科学院的官网上看到,早在2004年的4月,该官网就发布了关于《试论学风浮躁的原因及其对策》。不仅仅如此,在2013年9月,人民日报也发表了名为《浮躁学风像雾霾》的文章。可见,国内学术浮躁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也一直处在治理之中。
不过,2018年,全职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就职的许晨阳,也是乘势而为,借着网络上的质疑声,让人们再度审视学术浮躁的问题而已。至于对于许晨阳,相信许多人都从一些媒体上多多少少有所了解,其在数学上的造诣,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奇怪的是,该事件为什么有人会纠结许晨阳是否说过这网络上的3句话,其实这样的反应让人匪夷所思。难道过去我们一直提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这句话是一句谎言?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将精力集中在是否许晨阳说过这样的话,而不是这三句话可能反应出的问题本身?
也许,这样的现象,恰恰反映出了一种浮躁的心态。在问题来临的时候,本应该先自我反省是否存在问题,而不是急忙去反驳,而这应该是从事学术人群应该有的一种“特质”。
我们在北京大学官网上可以看到,许晨阳曾经先后完成过30篇论文,其中24篇发表在国际数学杂志,还有6篇发表在四大国际数学期刊上,可以看得出这位数学天才的论文数量不多。而能够在如此强调论文的大背景下,许晨阳依然能够保持一个学者的“清醒”,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科学的虔诚。泛滥的论文数量,也再次正验证了学术的浮躁。
也许,我们也不必纠结许晨阳这样的数学天才,为何要离开中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件事,中国年轻人提升的空间被什么所束缚?
在浮躁的学术之下,能够保持“清醒”,不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的年轻学者,就如同当前,很多基层的老实人。这些“老实人”,对于工作始终如一地认真和负责,但是恰恰因为这个原因,往往成为了被“欺负”的对象。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老实人”干不了管理,实际上却不知道对方只是不愿意突破自己做人的底线,而非没有能力胜任所谓管理工作。
笔者相信,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有着极为强大的适应能力,他们拥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老实人”并非没有成为“领导”的能力,只是在浮躁之下,他更多想保持一份“清醒”。
笔者以为,对于许多出国的科学家,我们不该指责,更不该用语言攻击。他们多为年轻之辈,也并非不爱国,只是他们想更好地成长,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从事学术以外的事情。相比较,在国外获得成就后,再回到国内,反而更容易得到尊重。
当然,可能有人会对这样的说法,口诛笔伐。但是事实上,短期内这样的情况,很难改变。
但是科学研究,真的不能只靠论文发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