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一脸傲气,一旁的大人们根本不敢相信,这如此华丽的骈文竟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手里。他们知道眼前的是大唐未来的文坛巨星,假以时日,他的名字必然千古流芳。然而王勃26岁那年却横遭不幸,无垠的海水吞没了这个位天纵之才,他的死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悲剧。
一千三百年后,在如今的新中国也有一位天子卓绝的北大才女,同样也在最美好的年纪不幸去世。北大为她举办葬礼,撒贝宁亲口为她念悼词,她就是夕日的湖南女状元张培祥。
张培祥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一名来自湖南的女孩子。从小家里的经济就比较拮据,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等到张培祥出生的时候,父亲更是换上了肺病,经常有事没事咳血。母亲则本来身体就很虚弱,经常腰腿疼痛,生了孩子以后更是许久下不了床。张培祥虽然是女孩,但在为父母分忧方面却不输给任何男生。她每天做完作业就要帮爸妈做家务,寒暑假还要下地插秧,包揽家里的晚饭。
虽然杂务繁忙,但张培祥的学业却没有任何耽误。她从小就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们眼中的“清北苗子”,班上同学也都和她关系十分融洽。然而她却因为家里十分贫困,在小学的时候就差点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读书学习的机会。不过虽然她的父母给不起学费让她读书,她的姑姑却格外心疼这个小女孩。姑姑将她从父母身边接走,并继续花钱给她付学费,让她能够有机会重返学校。
张培祥十分感谢姑姑让自己能够完成学业,她知道感谢姑姑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拿出一张满分的答卷给姑姑看。1991年的时候,张培祥参加了小升初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高中。然而供养张培祥读书多年的姑姑也并非大富大贵之人,面对初中那更加高昂的学费,姑姑这次也无能为力。张培祥只能选择辍学回家,好好照顾生病的父亲。
不过当校长知道张培祥的机遇之后,却认为这个孩子乃是个可造之材。如果就这样放弃她,那么祖国的未来又少了一个栋梁。所以校长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打听张培祥的身份与家庭住址,并找上门去和张培祥的父母协商,希望张培祥能够好好的读完中学。他承诺,只要张培祥返校,那么所有的书本费和学费都将全部免除。
张培祥的求学路可以说是十分幸运了,姑姑、校长等一个个贵人都给予了她最强有力的支持。而她则在97年的时候成功参加高考考上了北大。当老父亲看到张培祥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东拼拼,西凑凑,家里问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终于给孩子凑齐了大学的学费和路费。
张培祥在北大期间积极做兼职,除了学习以外就是在想办法赚钱。她的成绩优异,英语水平和写作水平非常不错,在学校的时候翻译了好几本国外英语著作,还自己撰写了一系列长篇小说,给各大杂志报社撰文投稿。她的其中一篇作品还被很多老一辈的文学家认可,甚至还有人推荐讲她的文字纳入进中小学教材。在张培祥的努力下,家里终于度过了饥一顿饱一顿的艰难岁月。
然而这样的人才却不受上天的眷顾。她才刚毕业两年,在最美好的年纪,在本该一展胸中豪情壮志的年纪患上了白血病。被病痛折磨了数月之后,张培祥撒手人寰。天妒英才,北大为了纪念她专门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请来了校友撒贝宁为张培祥在追悼会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