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朋友笑笑,她小时候家里人都忙属于放养长大的,所以她对自己的儿子也用了一样的方法。
当初周围的朋友都没少劝她:多少让孩子识点字、认识拼音字母,将来上学你也轻松。
但笑笑总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玩大的,上学后成绩也挺好的,所以她儿子上学前真的特幸福、特快乐,算是大字都不识几个。
可上了小学后,她和儿子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儿子识字量太少,上课时接受的慢老师找了她好几次,做作业时笑笑要帮着读题、解释,每天陪写作业都累的心力交瘁!
随着孩子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笑笑越来越后悔,因为她发现时代不一样了,识字量少的孩子上小学后太吃力。
不提前识字的孩子上学后会遇到哪些难题?
1、不利于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养成
北京市杰出校长、特级教师卓立校长曾不止一次提出一个理念:一定要鼓励一年级的孩子考100分!
一年级的一百分对孩子来说意味着,我很棒!我有能力做好功课。
识字也是一样,当孩子发现同学们都认识很多字,测验时很少错题、考试时能打满分,而他认识的字少、错题多、分数低……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会在这种差距中逐渐被磨光。
2、写作业成难题
一年级说是“一”开始学字,可书本上、题面上的生字可一点也不少。
写作业时,家长必须全程陪同,不然孩子一会遇到个不认识的字,根本写不下去。
但是家长陪着,一会帮着读题、一会帮着解释、一会又发现个错处,结果可想而知……
就算家长有耐心,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也要翻倍,孩子也累家长也累。
3、不利于培养阅读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课程标准》中就对课外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可以直接尝试自己读一些段落、文章,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完成阅读量。
识字量少的孩子,则只能从识字开始,从亲子阅读开始尝试。再加上课业占据课外时间,养成阅读习惯的难度也就更大。
学龄前孩子并非不能识字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学龄前识字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但这种认知有些片面,文字并非就不能带给孩子想象力,读绘本、读故事不就是将文字想象成画面的过程吗?
更何况孩子识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是有帮助的。
教育家陈鹤琴在《幼儿园应该有识字教学吗?》一文中就写道:
语言文字是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儿童求知的需要,为了发展儿童的思维,我国幼儿园必须对大班儿童进行识字教育。
陈鹤琴先生还认为:“字”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可以当图画看的。
尤其是在刚开始学识字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个关于“花”的故事、看一副“花”的图片,顺手再教一个“花”字,孩子不仅不会抵触,还会觉得有趣,记得也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