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活得太累了”,青少年抗压力差,其实压力可以变成力量

“我不得不说,我活得太累了,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现在,又想让我把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老师对我的失望,同学开玩笑般的话语,为你们我早已绝望,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看完这段字,你们是不是以为这是一个伤春悲秋的中学生写的日记?

事实上,这是已经被证实的一个小学生男孩坠楼前留下的一张纸条。

每次有这样的事件出现,上一辈统一的评价口径都是:现在这些孩子抗压力真不行,动不动就跳楼,也不为家里人考虑,父母得多伤心……

而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才能明白,那样的压力对一个青少年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下面那些评论中,说着能够感同身受的成年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又有过多少的挣扎和痛苦,才健健康康的成年了?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的自杀事件会越来越多呢?

1、和网络脱不开关系,孩子都是善于模仿的生物

很多时候,你看着孩子好像长大了,什么都懂,其实并没有那么懂的。不然也不会有一个这样的新闻出现了:

河北邯郸两兄妹玩了某游戏之后,从四楼手拉手跳下去,他们说游戏里的人都是这样跳下去的,可以飞,不会死。

2、过早接触各类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

昨天听到一个三年级小男孩说,我这次考试没考好,我妈妈会打死我的,我得先找个女朋友,不然死了都没有谈过女朋友,多可怜啊。

我知道他是开玩笑的口气在说,但还是不得不感慨,现在孩子懂得可真多。我一直到上初中,都不太敢和班上男孩子讲话,更别说把“男朋友”、“女朋友”整天挂在嘴边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在的孩子能过早接触情情爱爱,自然也能知道很多我们大人以为他们不知道的事。比如:

我长大了不结婚,生孩子太痛了;

我是不是死了,我爸爸就不会整天喊我写作业了;

长大真辛苦,又要上班,赚的钱还都要给老婆用……

我们以前每天愁得最多的就是:放学玩什么。每天都盼着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谁能想到,现在媒体信息覆盖之广泛,连孩子都懂得了“成年人真难”这个道理。以至于他们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观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社会上整体价值观的改变,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太多压力

在我小时候,虽然周围大人也会说:努力读书啊,考大学啊。但总体来说 ,还远远不到“不读书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我爸爸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考不上大学,给你买100只鸭子,回家来养鸭子。我知道这是玩笑话,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心安的退路。

今年最流行的词恐怕就是“内卷”了,被卷大的鸡娃们越来越多,父母们的焦虑也越来越大。不管是来自外界的价值导向也好,家长的焦虑也好,最后发射出来的压力全部压到了孩子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上三点虽然是现在孩子容易走极端的原因,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绝对不来源于此,而是父母。

虽然很多父母不承认,他们会想要狡辩说:

你还要我怎么样,全家人省吃俭用就为了他,他怎么这么自私,一点不为父母考虑;

我没有给他压力啊,都和他说了,成绩不好我不怪他,他怎么还会做傻事呢;

我平时工作是忙,但没有短缺过他什么啊,要钱给钱,要衣服买衣服……

确实,现在父母确实很难当,我们这一代父母在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下长大,我们骨子里带来的观念全是以前父母给的,我们就这样被培养长大了,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到下一代孩子身上就不行了,就都是父母的错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们有无数的委屈要表达。他们是网友说的不懂得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失职失责父母;他们也是网络上经常被提及的那些“不敢生病的中年人”。

可是,中年父母们,你们是否愿意把刷小视频的时间用来好好学习育儿呢?你们是否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稍显固执的教育理念呢?

现在网络发达,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接收到各类信息,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那么,在不一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父母们是否也愿意与时俱进,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长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愿意,请接着看。

我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叫《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里面有一章就写了青少年的抗压力问题。

我们成年人经常打鸡血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有强大的内心,把压力转换成动力,但对孩子来说,压力可能会使他更沮丧。

匈牙利的内分泌学家汉斯·塞利做过一项研究,就是压力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研究发现,适当的压力可以唤醒我们的大脑,而长期高强度的压力却是有害的,尤其是对青少年。

在极端的压力下,人大脑中会释放一种压力激素叫皮质醇,而这种压力激素反应在青少年的大脑比儿童或者成年人更强烈,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说明,青少年的大脑表现出一种增强反应,从进化论的角度说:也许让人在青少年时期拥有更大的压力反应,是为了提供更多的能量,应对这一时期要面对的压力。

所以,新闻中出现的自杀事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这其实也和青少年的大脑发育特点有关。

这是从理性角度来分析青少年的抗压力,但很多时候,感性是可以打败理性的。

艾丽亚·克鲁姆和他的同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过一个实验:

首先,他们让参与者与机器连接,以测量与压力有关的各项指标(血压、出汗情况、唾液中的压力激素)。然后分成两种,其中一组被告知“大多数人认为压力是消极的,但压力可以带来表现力、提高幸福感并帮助你成长”;另一组被告知“压力是消极的,经过研究表明,压力远比你预想的更令人沮丧,会损害你的健康,降低你的幸福感”。

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呢

结果显示,得知“压力是动力”的参与者释放出了比被告知“压力有害”的参与者更多的脱氢异雄酮。大脑中的脱氢异雄酮可以通过加速修复和增强免疫功能,帮助大脑从压力体验中发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了吗?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同样在学校读书,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孩子可以轻松应对,有的却要走极端的原因。

就是因为父母的消极暗示。

如果你强化“压力使人衰弱”的思维模式,那么,你可能正在冒着触发青少年大脑中较低压力反应成长指数的风险,这对青少年来说,只有伤害,并不能增强他的抗压力。

如果你帮助青少年强化“压力就是动力”的思维模式,那么,他们的身体更有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意味着大脑在健康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乐观看待事物的原因。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

·帮助孩子将压力看作一种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乐观地生活,不埋怨、不抱怨。

·支持孩子平静、拥有最佳压力的学习环境。大脑保持平静时,大脑功能运行最佳。

·利用你的存在,帮孩子缓解过度压力。有研究表明,当青少年压力过大时,如果有支持他们的成年人在身边陪伴,会让他们的大脑更加有效地应对压力。所以,不要和他们说着粗鲁的话,如:生了你有什么用。不要让他们有被抛弃感。

·理解万岁。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能真正做到的家长其实很少,无论如何,还是尽量做到真正的“理解”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压力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压力成了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如何理解压力、身边的成年人如何支持压力过大的青少年,对于他们如何应对压力至关重要。

我们作为父母的,就“压力”这件事来说,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他们知道压力并不是洪水猛兽,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特别正常的一件事,并且压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能量。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今网络发达,不可能时时帮孩子屏蔽掉负面消息,唯有跟着时代一块进步,让他们既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不至于被互联网纷繁杂乱的负面信息所侵蚀。

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到以前那一套“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育理念行不通了。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容易有极端想法,不是因为他抗压力不行,而是父母没有给予他正确处理压力的方法。

更好的方法是:父母成为孩子的好榜样,积极、努力、乐观的生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