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12月25日,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德育和教学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重点要从把牢方向、优化布局、五育并举、科学评价、深化改革、统筹力量六个方面下功夫,着力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开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新未来。
图片提供:四川省教育厅
小学四年级起每班设立心理委员,在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
德育方面,我省将打造一批中小学思政示范课,建设一批思政微课、优秀思政课例。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重在协同。学校要和家长配合,落实“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要求,保障学生充足睡眠。学校要成立心理社团或学生会心理部,从小学4年级起,每个班级设立男女各1名心理委员。
体育方面,要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动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运动技能、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加强中小学公共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在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渠道,创新解决体育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加强岗前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取得教师资格;对未取得的采取“双师制”授课模式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探索建立学校体育总教练制度,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化水平。
美育方面,要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使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项艺术技能,支持艺术院校在中小学建立对口支援基地,着力培育一批艺术拔尖后备人才。
劳动教育方面,学校要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强化志愿服务活动,每所学校要有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每个县要建设一批劳动实践基地,每个市(州)要建设两个以上千人规模的综合实践(劳动、研学)基地(营地),在全省打造遴选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示范校。
整体提高教研科研质量,完善四级教研体系
会议强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和重点,首要是重视教育科研。明年省上就要开展第七届普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各地要高度重视,没有成果的尽快形成成果,有些在做的研究要进一步提炼总结、丰富完善,成果较好的要精心研磨、力出精品。要整体提高教研科研质量,遴选、培育、推广一批区域性优秀教学方式方法,逐步培育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优秀教学方式。
为加强教研支撑,要把教研网络织起来,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学校四级教研体系,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市、县两级教研机构建设和校本教研工作,着力强腰壮骨、固本培基。要让教研队伍强起来,教研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并完善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要使教研指导实起来,教研员要坚持一线规则,主动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围绕一线教学认真开展研究,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严格教学管理,明确作业必须由老师批改
据悉,为严格教学管理,省教科院研制了《四川省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以“教学流程”为主线,从“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科课堂教学提出了最基本要求,涵盖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辅导等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将于近期印发。各校要结合新要求,修改完善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堂要求、作业批改、实验指导、课内外辅导、课外活动、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有标准、有制度、有检查、有考核。
在加强作业管理方面,要让作业充分发挥其价值,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不搞“题海战术”,杜绝“填鸭式”教育,划定家庭作业完成时限红线,明确作业必须由老师批改。
此外,要继续巩固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成果,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推进数字教育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完善以“四川云教”为主体、市(州)“数字教育学校”为支撑的公益性在线教育平台。推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让更多学生享受到2.0时代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