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的班主任,是山区乡镇中学最好的老师,他所在的班级每年考上高中的学生最多,而且还有不少的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
有一年,他把她培养出最好的学生,送到了我所任教的重点高中,而且成了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师妹。
这个女孩子,写了一手好字,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有板有眼,属于典型的乖乖女的类型,在乡镇中学,一直是前3名的成绩,在班主任看来,她将来能考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
然而,到了高中,短暂的接触之后,我就发现她学习很吃力,性格比较慢,学习方法不对头,而且还很难纠正,慢慢的,她的成绩开始下滑,从班级10几名 ,划到20几名,然后到了30名左右。
班主任给我打电话,问我为什么在初中这么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会不断的下滑?其实,这里面的原因,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第一、定位不准确产生的心理压力:
初中是最优秀的学生,承载着家庭和老师的希望,享受过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这样的学生,往往自我定位都非常高。
然而,到了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你会发现周围的“牛人”真的很多,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如你,但是脑瓜一点都不笨,有的同学多才多艺。
你在初中是第1名,是年级前2名,到了高中,其实你的中考成绩就是班级10几名,年级500名以外,这样一个环境里,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正确定位,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让她学习比较的纠结,学习效率不高,成绩自然也就下滑。
第二、学习方法不对带来的困惑:
初中的内容,是通过刻苦努力就可以学好的,是通过刷题就可以弥补的,而高中的课程,需要更多的思考,要适应高中课程的内容, 要适应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
那些城里的重点初中的学生,往往很快就能适应,而乡镇中学的学生,则需要更长的过程。
比如同样是历史课,城里的初中,因为师资配备较好,他们会给学生讲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学生因为阅读多,知识面广,所以高中学起来比较容易;而乡镇中学,有的学校因为老师都是兼职的,所以使用着“画课本”的教学方法,学生基本上是属于死学硬背型的学习,到了高中,因为知识点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运用,这些学生很快就出现问题。
初中,依靠努力能学好,高中必须把学习从体力劳动变成脑力劳动,当努力也不见成效时,她的压力更大了。
第三、瘸腿科目带来的差距:
乡镇中学出来的学生,数理化还是不错的,但是英语和语文的差距,着实不小,尤其是英语,无论是词汇量还是口语和听力,都和城里的学生差距不是一个档次。
在重点高中,你会发现学生考到120分以上的并不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能考到140分以上。
而你只能考到110分,甚至更低 ,这样的单科差距,会拉低你的总分,而且短期很难弥补,有的甚至需要用3年或者更长时间去弥补这些差距。
关键是,城里的学生,数理化真的也很棒,甚至更好!
第四、家庭条件带来的鸿沟:
家庭经济情况,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家庭条件好的,成绩差了,可以去补课,吃不好了,可以叫外卖,睡不好了,可以租房子,这些都不是山区孩子能享受到的,而很多问题,他们其实也是存在的。
再就是家长的文化水平,城里的家长,很多都上过大学,懂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爱学习而且善于学习,很多问题完全可以提前预防,自己解决,这一点优势还是非常大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众多的因素影响下,这个孩子并没有达到初中班主任所期望的北大清华的水平,高考考到了青岛一所一本院校,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最后考到了青岛国税局工作,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圆满的!
虽然,山区乡镇中学走出了的孩子在竞争上,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但是他们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也就是很多人自嘲“山杠子”精神,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不断进步。
所以,虽然压力很大,山区的孩子如果有机会走出大山,还是要去更好的地方去接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