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对于初次照顾小宝宝的父母来说,最焦虑的就是宝宝“哭闹”的时候,甚至有些宝宝会一天到晚“哭个不停”,让人心烦意乱。
小宝宝为什么“哭”?
为人父母后,发现小宝宝真的是太爱哭了,甚至会从早哭到晚,着实让新手爸妈感到疲惫不堪。那么小宝宝为什么都如此爱哭呢?
1. 因为饥饿
对于小宝宝来说,胃容量很小,一次不能储存太多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所以小宝宝的饮食规律是“多餐”,差不多1-2个小时过后就会感到饥饿。
而小宝宝也不具备表达能力,每次自己感到饿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哭闹的表现形式来获取妈妈的关注。
2. 因为排泄
小宝宝的肠胃功能不完善,大脑控制排泄的能力也是有限,因此只有了有便意便会排出,几乎是吃完之后就会排泄。
排出排泄物后,贴在屁股上自然会觉得湿漉漉、黏糊糊的,所以便会有哭声来表达自己不舒服了。
3. 身体不舒服
小宝宝的身体很敏感,对于外界的环境刺激会反应比较大,像感温能力,穿得多,盖得厚等等,都会让宝宝感到十分不舒服进而哭闹。
4. 睡眠不好
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睡眠的时间也是极短,常常是在睡梦中就被人惊醒,所以也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恐惧。
5. 缺乏安全感
当宝宝在子宫内的时候,是一个比较狭小、紧致的空间,周围静悄悄的感觉很安全。
而出生后周围环境变得那么陌生,安全感也会消失,当外界有声音的时候,也会引起宝宝的恐惧,所以便会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哭闹。
当宝宝出现哭闹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都是要及时安抚,那么到底需不需要马上抱起来安抚呢?
娃哭的时候,到底要不要马上抱起来安抚?
面对宝宝的哭闹,想必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立马抱起来安抚宝宝,但是身边却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孩子一哭就抱,很容易宠坏孩子,先让孩子哭一会儿,等会再去抱”。
而且这样的说法还有专业的理论支撑,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曾提出过“哭声免疫疗法”,他认为“娃哭不抱,不哭才抱”,这样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变得坚强。
但现实却是,但华生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在自己儿女身上时,孩子都成了实验结果最好的说明。大儿子多次尝试了结生命,女儿长期酗酒,可见“哭声免疫”并不适用。
婴儿研究报告指出:娃一哭就抱,会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脑科学家洪兰曾在一本书中提过婴儿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孩子出现哭泣时,父母及时地拥抱他,会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而且亲密的接触会缓解孩子的情绪压力。
所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的安抚并不会让孩子“恃宠而骄”,而是获得安全感和感受亲子关系的过程。
宝宝“一哭就抱”,会获得3种“能量”
1)内心足够的安全感
面对小宝宝在床上感到无助而放声哭泣时,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把宝宝的处境想象成我们自己正在遭遇,那么此时的内心是否也需要有人过来关注和拥抱,即使是一句简单的慰问,也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安慰。
那么对于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小婴儿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对周围环境还十分陌生,极度需要家人的拥抱、安抚和关注,如果在自己哭闹的时候被家人“抱起来”,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心中满满的爱意
看似简单的“拥抱”,却是一种爱意的表达,尤其是当父母拥抱孩子的时候,更是既能感到安全感,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的心中充满满满的爱意,这样长大后也同样会“爱别人”。
而如果孩子小时候就“缺爱”,感受到的只是家里人的冷漠,那么长大之后,也很难学会爱别人。
3)孩子哭泣的次数会逐渐变少
带过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抱起来哄一哄,孩子就能很快地停止哭泣,长此以往,孩子哭泣的次数也会较少。
脑科学家洪兰提过:人对爱的渴望是一样的,婴儿也期望得到家人的爱,而和婴儿多一些身体接触,既可以让宝宝身体发育更高,也能增加宝宝的身体免疫力。
写在最后:
父母们平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抱抱”,多抱抱能让孩子获得以上的三种“能量”,对于以后的发育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