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理解的“自动性”,是孩子说“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这是误区。
10岁以下的孩子,玩耍就是最重要的学习;即便孩子上了中学,学习的自动性也有赖于习惯的养成。
这里所说的自动性,一般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它的含义,不是“学习使我妈快乐”,而类似于“自动驾驶”。如果孩子没有这种能力,学习会很成问题。
01
自动模式
刚学会开车的时候,新手司机往往手忙脚乱,跟你说话就忘了踩刹车,忙着拐弯却忘了打转向灯,顾此失彼。
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想着“踩刹车、踩刹车”“打转向、打转向”,才能应付过去。你尽量别和他说话,否则很容易出状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手的大脑适应了这种变化,进入“自动”模式,他就能从容地和你聊天了——除非前方出现复杂情况。
这时候,他可以不用去想,自动就做了:前方有车,他不用想就会踩刹车;拐弯时习惯性地打转向,不影响和你交谈……
抬油门、踩刹车、打转向之类思维,现在已经“下沉”,放到大脑的潜意识中去了。这个前提之下,人可以同时开展两项甚至多项工作,比如开车和交谈。当然,遇到复杂状况,必须从自动状态中紧急跳出来,否则就容易出事故了。
02
学习、作文也有自动模式
学校对孩子的训练,实际上也是这么一个过程:从新手模式,逐渐过渡到自动模式。
比如,先学笔画,然后练习写字。最初,某个字怎么写,要想一想,才能写出来;这些字熟练了,达到“想都不想就能写出来”的自动性之后,写句子、写文章就不困难了。
孩子要想写出完整的句子、段落甚至文章,书写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具备了自动性才行。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说作文”,却写不出?原因就在这里。
“说作文”的时候 ,他不用考虑书写,思维很流畅;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没有形成书写的自动性,遇到不熟悉的字,他就要去想这个字怎么写,思维顿时被打断了。
想一想,我们大人记笔记的时候,是不是基本不用考虑“某个字怎么写”?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提笔忘字”,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的思路会被打断,想记录的内容记不下来,想写的东西也写不出来了。
作文写得好的孩子,一定是自动性很强的孩子:书写上没有障碍,形成了自动性;思维也具备自动性,能够自然而然地根据事物的前因后果,流畅地写下去。
两者缺一不可。
03
自动性不仅仅是书写和作文
书写和作文,是自动性比较典型的一个方面。其他课程,自动性也很重要。
比如几何,很多图形的辅助线怎么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动性;
比如英语的选择题,4个选项,老师也说不出为什么某个答案是正确的,解释为“凭语感”;
比如数学,如果想做好乘法,那加法乃至九九乘法表之类,必须达到“自动”的程度……
为什么很多学生会偏科?在我看来,偏科正常,不偏反倒不太正常——说明出天才了。各科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了。
数理化的思维模式偏理性,最核心的是“数学思维”;语文之类,思维模式偏感性,情绪喷薄而出的时候,你很难讲出其中原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在熟练之后,都会进入自动模式。
数学学霸给你讲题,告诉你:“应该如此如此。”你问:“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一步?为什么你想到要在这里画辅助线?”学霸一脸懵:“本该如此啊,这竟然需要理由?”
自动性到了一定程度,真的不需要理由。文科学霸发了疯,作文写嗨了,事后你问他为什么那么写,他只会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写嗨了。”
04
如何提高自动性?
你别不信,答案只有一个字:练。
甭管数学学霸还是语文学霸,一定都是很早就浸润进去,练得入了门、来了劲,乐此不疲、不觉得苦,从此一骑绝尘。
天生达到自动性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大多数研究学习方法的科学家也没见过。
当然,怎么练,有技巧。美国心理学家简·希利提了7条,可供参考:
1.反复练习。
2.练习的方式多元化,不要一根筋。
3.间歇练习,注意休息,不同种类交替练习。
4.将练习与情感、兴趣相结合。比如每次刷题的时候高喊:数学数学我爱你!英语英语我爱你!
5.积极正面的情感。比如,除了说“我爱你数学”,还可以说“我知道,数学你也爱我”。
6.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
7.注意减压。减压的方式参考第4、5、6条。
所以,还犹豫什么呢?学霸向你招手了!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教育学者,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