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天下父母,苦心培育儿女,从孕育到出生再到成人,父母亲力亲为策划宏图只为儿女日后生活的简单顺利。若是子女成龙成凤,有朝一日成为国之栋梁,那将会是全家的骄傲,也是父母眼中自己培育儿女的成功。所以,为得到一个好结果,有的父母甚至付出自己的一生,有人得到应得的回报,有人终究是错付。
家是所有孩子与父母付诸努力的见证港,父母在家中的悉心教导、谆谆教诲,孩子在家中的挑灯夜战、识文知书,三餐茶饭、休憩睡眠,人生中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在这个家中,父母会做出重要决策,为培育子女能更好的出人头地,送其前往高等学府或者出国。在两代人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孩子都会成长为国家人才,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而这其中也不乏少数人,学业有成,取得成绩后,留在异国,不再回望自己的祖国一眼,亦如成功的孩子,离家后,就不再归家,忘记生养自己的父母之恩。
随着如今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满足,国人在精神追求上也是更上一层楼。许多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国深造,目的是不断的完善知识体系,但有的人出国的意图,并不单纯如此。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可以掩盖甚至覆灭他们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与从小培育的民族情怀。
近年来,随着中外联系日益密切,一些名门世家的子女,留学简便,更改国际也简便起来,学识有成,却崇洋媚外。她叫鲍哲南,她的父母都是985院校的教授,从小就将她往科学家的方向培养,希望她学业成功之后报效社会。令人没有意料到的事情是,这位天赋异禀、学识过人的“教授之后”,功成名就,便抛家弃国,留在美国为其效力。
天资聪颖,父母培养有方
鲍哲南的父亲鲍希茂是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母亲程慧兰是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父母都是当今社会顶尖人才,如此豪华高配的家庭资源,也是她天赋异禀的重要原因。外加父母的教育有方,鲍哲南在幼年进入学校之际,就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父母都是顶尖学者,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暂且不论,在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一块含着金钥匙的宝贝,是一般父母所不能给予的隐形财富。鲍哲南也没有让人失望,从小就是班里的优等生,品学兼优,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学生眼中“学习的榜样”。在她幼年时,就曾有老师断言这个女孩子日后的成就不一般。
1989年,她轻松考入父母所在职的南京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她的成绩一直很好,科研天赋也逐渐显露,在攻读大二课程时,就成功进入薛奇教授的科研实验室。如大家所预言,在此之前,她从没让任何人失望过。此时的她已经可以与她的父母一样,跻身中国顶尖人才之列。但这个女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成功的巅峰还远未达到。
留学深造,开启人生巅峰的大门
大三时,鲍哲南的母亲被要求前往美国进行长时间的学术交流,她们一家也就暂时搬到美国生活。她被安排在伊利诺伊大学继续本科学习,长期的美国求学,使鲍哲南滋生出想要留在美国深造的想法。她的父母也只能默默的支持女儿的决定,心中虽有担忧,但也希望女儿放手一搏,能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江湖,成为最顶级的科学家。她出色的研究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并被众人所知,就连美国顶级大学芝加哥大学也被深深吸引,在她还未完成本科学习的情况下,便破格将她录取为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公费研究生。
美国芝加哥大学为鲍哲南提供便利的研究条件的同时,也向她伸出诱惑的手,而她被深深吸引,于是便决定一直留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并在自己本专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这一切都使她更想踏进资本主义的大门。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名誉地位的诱惑,最终使得她内心中萌发出要留在美国生活的想法,并且逐渐难以控制。
一个决定,大跌眼镜
“昨日像那东流水”,不可挽回。鲍哲南毕业之后就决定放弃自己的国籍选择加入美国,学校为她提供便利,她轻松地就更改掉国籍,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美国人。祖国于她而言,已经没有关系,不过是曾经的出生地,她没有半点留恋,也没有考虑过要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她的父母曾致力于祖国的教育,她却成为别国的园丁,实属遗憾。
鲍哲南的父母几番劝导,却最终以失败结束。鲍哲南成功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学者,为美国建设献力。她和众多留学后留在异国他乡的高知识分子一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傀儡,受物质名利操控。她们无情的抛弃悉心培养她们的祖国,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更好。
鲍哲南博士毕业后便加入全球最好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继续科研之路。2004年,鲍哲南在斯坦福任教,是享誉全美的著名学者。2011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6年,鲍哲南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而这些也还未到达她的人生巅峰。2017年,鲍哲南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而她也成为斯坦福大学第一位华人女院长,这意味着她将为美国培育无数人才,成为美国的“伟大人物”,在美国名利双收。
结语
鲍哲南学术上的成功,如父母期望那般,使人望尘莫及。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是一位成功人士,但对于中国和她的父母,却始终是一种遗憾,在学术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名利诱惑之下,她忘记生养的父母之恩,祖国的培育之情。尽管她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她对中国所做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从她加入美国的一刻,不论做出多大的成就,都会被这一决定大打折扣。而此时对她的非议,也是她应该付出的代价。
鲍哲南只是中国学生留学史中的一个缩影,曾经崇洋媚外的学生数不胜数,她只是忘记隐藏自己的自私。鲍哲南的选择或许不能影响其他人,但她与父母都会因此遭受争议,父母对她的教育总体上看是缺失的、不完善的。只知争名夺利,“忘本”是让人难过的。
贝多芬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或许鲍哲南是一个天才,她也足够勤奋,但是,扭曲的德行,不免也就成为普通的“俗人”一个。祖国发展时,不要追名逐利弃之而去;祖国强盛时,不要在落难之日才想起回家。共同建设祖国,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生的事业,积聚每一份奋斗的力量,才会有“小流成海,细沙成塔”的成就。
资料来源:
《狄更斯语录》
《留美不归——鲍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