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娃儿把我的发卡吞进肚子了!”
12月22日凌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二科突然接到一名从急诊科转来的患者——1周岁零2个月的男童洋洋(化名),孩子的母亲刘女士焦急地向医生求助。
孩子误吞发卡
辗转送到泸州就诊
刘女士是古蔺县大村镇人。12月21日下午3点过,刘女士将洋洋放在床上换尿片,此时她并没有注意到,孩子手里拿了一根发卡。
突然,孩子剧烈地咳了一声,刘女士猛然发现,孩子喉咙里竟然露出半截发卡!慌乱之中,刘女士准备将发夹取出来,但就在这时,孩子又咳了两声,将发卡完全咽了下去。
见此情形,刘女士急忙带着孩子赶往大村镇卫生院。医生在检查后发现,长长的发卡正横梗在洋洋的胃中。医生告诉刘女士,如果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发生消化道溃疡及穿孔的风险,后果将很难预料。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刘女士又带着孩子匆忙赶到古蔺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古蔺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师在了情况后,一刻也没有停留,让刘女士直接将孩子送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师妙手仁心
取出5.5厘米发卡
22日凌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二科主治医师赵健连夜安排术前检查,作好手术准备。当天中午12点左右,赵健在麻醉科、内镜室、手术室等医护人员的配合下,为洋洋实施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
赵健告诉记者,娃娃年龄比较小,胃肠腔相比成人要小很多,而发卡又比较长,在取的时候容易划伤胃肠腔食管粘膜,所以特别小心。
大约半小时后,一根长约5.5厘米的发卡顺利通过胃镜从洋洋体内取出。半小时后,渐渐苏醒的洋洋被送入儿科PICU病房进行后续观察。由于取出及时,孩子并没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3日下午,赵健告诉记者,洋洋已经转入了儿科普通病房,不日就可出院。
如何预防孩子
误吞异物?
“如果孩子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就医。”
赵健告诉记者, 3岁以下的婴幼儿喜欢通过口腔来探索世界,常把东西往口腔里塞,因此零散和尖锐的东西不能放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千万不能大意,“消化道异物、气道异物对孩子来说都存在致命的危险。”
如何预防宝宝误吞异物呢?赵健建议,
教育孩子纠正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纠正孩子将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将有可能吸入气道的小玩具给孩子玩;
避免给学龄前儿童吃花生、瓜子、枣子、豆类等,因为小儿喉的防御功能不健全;
培养孩子安静进食的习惯,孩子进食时,严禁嬉笑、打骂、恐吓,家长此时也要注意尽量不要训斥、惊吓孩子。
此外,高危物品的存放与保管,家里小的尖锐物品应统一收好,并放到小孩难以碰到的地方;
较小的物件不要给孩子玩耍,如:硬币、纽扣电池等;
衣物的选择,尽量给孩子选择简单、不带饰品的衣物。
赵健表示,如果家长遇到孩子误吞异物,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剧烈腹痛呕吐等表现,先不必太紧张,无须想方设法的催吐或导泻,应立即停止进饮食,尽快正规医院专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
来源:健康西南
文/ 杨敏
图/ 儿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