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每一个父母内心都有柔软的部分,那就是担心孩子吃苦,这也是父母的本能。然而,有的苦是孩子必须要承受的,如果孩子不能吃苦,将来可能会吃更多的苦。
所以,父母即使再爱自己的孩子,该吃的苦也得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郭芳的儿子今年22岁,初到美国留学时,同学之间聚会要求每人做一道菜。由于之前从没做过饭,儿子就连基本的番茄炒鸡蛋也不会。
无奈之下,只好向国内的妈妈请教。
郭芳通过语音提示讲解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但儿子仍然搞不明白番茄该怎么弄,鸡蛋应该何时放。
郭芳只好半夜起床做出示范后,再发视频给孩子看,在郭芳的全程指导下,儿子终于做好了这道极为普通的菜品。孩子爸生气的说:“这还不是你平时惯的,简直是自讨苦吃”。
有人说,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有的孩子不管长到多大的年龄,遇到一点小事想到的还是父母,这就是没有吃过苦、不能独立的表现。
其实,让孩子吃苦是让孩子从中得到锻炼,将来才会顺利的成长。
那么,孩子主要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会吃苦呢?
1、独立的苦
有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宠溺,没有独立的意识和能力,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依然不能独立生活,事事还得依赖父母的帮助。
这样的男孩容易成为“妈宝男”,而女孩则会养成一身的“公主病”,都不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曾说:教育不是把植物栽培在温室里,而是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让他们独立的面对世界。
因此,父母不能时时替孩子着想,或者事事为他们包办,要懂得及时放手,让他们自己面对问题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在孩子离开父母后,也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2、读书的苦
有的孩子在读书时,认为读书既单调、枯燥也非常辛苦,容易产生放弃、偷懒或者应付的心理,有的甚至干脆辍学打工。
虽说打工也能维持生活,但这样的生活比学习要苦上百倍。更何况读书虽苦,但这些苦都是有价值的,将来都能得到回报。
所以,父母面对不爱读书的孩子,要耐下心来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孩子轻易地放弃读书的机会。坚持读书和学习,既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又让他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有一天,孩子会感谢曾经自己曾经吃过的苦。
3、劳动的苦
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吃苦,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这样让孩子从小缺乏劳动,长大后,因为担心吃苦也不愿意外出工作,还会依赖父母甚至成为一个“啃老族”。
其实,这都是父母的溺爱造成的,只会毁掉孩子的生活,因此,学会劳动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苦。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书桌和衣物,帮助父母分担家务,长大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吃苦。
4、批评的苦
生活中,经常看见少数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也有的不走斑马线,还有的在电梯内蹦蹦跳跳,做出影响安全的动作。
在旁人进行批评时,父母却不当回事甚至公开袒护,这容易让孩子更加骄纵。
在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时,父母要引导孩子从小学会懂得规矩,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
如果在犯错后,必须要给予批评教育,承受被批评的苦。否则,对孩子错误的行为不管不顾,可能让小的错误酿成严重的后果,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
5、教养的苦
有的孩子从小缺乏教养,在公共场合不尊重他人或者无理取闹,在被人制止时,父母却以孩子还小作为辩解,对孩子的行为置若罔闻。
这容易让孩子自认为有人撑腰,从而更加毫无顾忌,养成骄横跋扈的性格,长大走上社会后不但会被人看不起,还不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甚至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能太娇惯和纵容,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待人和气有礼貌,遵守必要的规则,给他培养必要的礼仪习惯,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人生之路才可能更顺畅。
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父母不能永远地陪伴孩子。如果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平庸、失败的人,父母应该早做准备。
在适当的时候要狠下心来,让孩子适当的吃苦,才能在吃苦之后有所进步,长大之后成为一个优秀和坚强的人。
因此,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要有分寸有原则,这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