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女硕士自爆,求职频频遭拒,苦读18年却只能回家带娃

2021届毕业生秋季校招已经完美落幕,不少大四学弟学妹已经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据了解互联网行业的薪资待遇颇高,甚至有些岗位抛出了18薪或年薪50万+,就为了招揽优秀人才。但是有些大学生和硕士生却没那么好运,不但无缘校招,毕业后仍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双非”女硕士自爆苦读18年,求职却频频遭拒

一位“双非”女硕士在网络上自爆,自己苦读了18年,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但是毕业后几经辗转好几个城市,给无数的应聘单位投递简历,甚至直接登门拜访,却在求职的路上频频遭到拒绝。

而这位“双非”女硕士还称,公司拒绝她的理由,大部分都是“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仅招收985或者211的硕士生”。所以她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带娃。

言语中可以听得出,这位“双非”女硕士是将自己的遭遇推给了“用人歧视”上。

有不少网友纷纷站出来表示,曾经遇到过和她一样的经历,只不过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了。

还有网友直言:是不是你对工作要求太高了,本科毕业生也一样有希望找到理想工作啊。

笔者有话想说:

首先,这位“双非”女硕士的遭遇让人深感同情,确实很多用人单位采用的是“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很多“双非”的毕业生压根就没有竞争工作岗位的机会。

但是现在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倡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招聘时,带头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留学经验”“全日制”等用人导向,把能力放在用人首位。

其次,这位“双非”女硕士要么是低估了岗位,要么是高估了自己。有一些岗位给出了很高的工资,自然有权利择优选择应聘者。为何不把眼光放低一些,进入岗位后再争取晋升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如网友所说,很多本科生都能找到很理想的工作,更何况是“硕士”生了,如果自己的各种资格证书齐全、面试时出口不凡,自然会有应聘单位青睐于你的。

最后,回家带娃是个人选择,不是职场所迫。寒窗苦读了18年,最后只能回家去带娃,着实让人觉得很可惜,但这是这位“双非”女硕士的个人选择,并不是被职场所迫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年从“双非”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不计其数,但是最后成为全职太太的人并不多,无论是用人导向的弊端还是个人眼高手低,一个人的求职失败并不代表多数“双非”硕士。

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比往年高出很多,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多少本科生筑梦的开始。笔者想说:如果你报考的是“双非”院校,不用怕,有实力就能找到好工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双非”毕业生如何做,才能不输“名牌大学”毕业生

第一点,适当的“不合群”,多去图书馆。

在集体生活中,合群的人更能和同学们处好关系,但是适当的不合群对提升自己有好处。比如在上学期间多去图书馆,多去参加学生会活动,多参加竞赛争取拿到证书。

在这些看似不合群的行为中,你或许还可以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在保证专业课成绩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点,多考含金量高的证书,考证书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

在大学和读研期间,同学们会有很多考取证书的机会,有一些是和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有一些是含金量比较高的等级证书。但是像普通话证书这类的证书,就别浪费太多时间了。

对同学们来说,证书对求职有好处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准备考试的同时,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比如英语六级证书算是硕士生的标配,英语四级证书算是本科生的标配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点,“通才”培养,多了解其他专业的专业课

咱们国家的教育是“专才”培养模式,就是主要培养专业课方面的人才。好处就是“术业有专攻”,坏处就是对其他专业的课程了解比较少,就业之后可能会有些“手短”。

所以在上学期间,同学们要注重选修课,还要多了解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可以多了解了解市场营销或者管理学理论,毕竟我们不能一直当程序员的,也要往管理层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