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们都是我行我素的...
慢慢吞吞地起床,悠哉游哉地吃饭、换衣服......眼看着就要迟到,小孩子在等着,他还悠然自得。
“快点快点!”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可他就是不听。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时候先不要抓狂,其实只要换一种说话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
将命令变成选择
这也要做那也要做......一想到这个,就觉得早上的时间好短好紧张呀。所以,妈妈的催促肯定会让孩子变得焦急。
不过请稍等一下。既然没有贪睡晚起也没有迟到,却总有种被催着赶着的感觉,那么就并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而可能是没有从容淡定的心情吧,也许并没有必要催孩子快点快点。
在这里,希望各位妈妈能回顾一下自己早上说的话。
你是不是惯于在孩子做任何事之前都指手画脚呢?一旦妈妈习惯了催促孩子,自己内心中的从容感也会消失不见。
这时候,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自己说话的方法。比如,将“快起床”改为“已经到X点了哦”,“赶快去吃饭”不妨改成“早饭已经准备好啦”,“再不快点上学就要迟到了”,不妨改成“今天准备几点出门呀?”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需要去做什么,将被动的教育转化为主动的思考。我想,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妈妈的心情应该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容很多。
把命令当成游戏
孩子最喜欢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会有浓烈的求胜心,因此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这一点。
不仅仅是早晨,在任何我们希望孩子抓紧时间的时候,都可以把任何的命令的语言变成游戏的邀请。
在早上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不必说“快换衣服”,试着用“和妈妈比赛看谁今天比较乖”来开启一天的生活吧。孩子会在求胜心的驱动下,麻利地穿好自己的衣服。
在孩子不愿意去上厕所的时候,试着说“如果尿出来就是你赢,没尿出来就是妈妈赢哦”,孩子很可能会回答你“肯定是我赢”,然后干劲十足的去厕所,然后还会嚷着“赢了”从厕所里跑出来。
还有晚上孩子不肯睡觉的时候,妈妈如果提出“我们装睡吓爸爸怎么样”,孩子就会很认真地假睡......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这些话,都是实测有效的。
如果你总是对孩子重复同样的话,那不管怎么训斥他都会当作耳边风。不过,我们如果从语言上多下功夫,事情也许会简单很多。
让语言击中孩子的心理
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心理。但是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呢?
孩子的心理其实和大人很像。我们喜欢鼓励,不喜欢批评;我们喜欢顺利,不喜欢挫折;我们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受到诸多限制......孩子也是一样。
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失去随心所欲,我们要被各种各样的规则包裹,我们学会了克制和忍耐,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也做到这些。
否则,对他们来说也太残酷了一些。
大风车教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