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樱桃妈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个4 岁小朋友正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爸妈站在不远处淡定看着,既不着急哄,也不着急扶起来。
那意思就像在说:你哭你的,我们就等着,看你哭有用不~
反正就是,任你撒泼打滚,我自岿然不动。
和同事一起吃饭,她家3 岁的娃也是这样。
比如说想喝水,如果不马上喝到就在地上打滚大哭,一声更比一声高。好像在向妈妈示威,逼妈妈就范。
同事的反应就跟新闻这对父母差不多:
不理孩子,任他哭闹,等孩子哭得差不多再去哄哄。
我问她为什么不马上哄孩子,同事说:
“要延迟满足。如果一哭闹就马上哄他,孩子不就惯坏了嘛。”
几年前,延迟满足教育理论确实很火,但这招真的好吗?
延迟满足起源于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项“棉花糖实验”,规则是:
1、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面前准备好的棉花糖,但没有奖励。2、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3、等不及的话,可以按铃让研究人员返回,接着再吃掉糖,但同样没有奖励。
参加的孩子都在 3-6岁之间。
这些小家伙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背转身体,有的故意兜圈,有的还唱起歌来……总之,想尽办法抵制诱惑。
结果,大部分的孩子坚持不到 5 分钟,就会选择放弃。只有 20%的孩子忍到 15 分钟,得到了额外奖励。
据教授说,实验结束18年后,他们研究追踪发现,当年那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未来的事业生活更容易成功。
不过之后的事实却是:“延迟满足”教育理论,被很多人误用了。实验的基础是:让孩子自己选择。但很多家长慢慢演变成:父母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够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用不好,反而会延迟孩子的心智发育。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呢?
《养育的选择》一书中,认为“延迟满足”在发展心理学中,指的是人的一种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可以等待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自我控制或克制欲望的能力。
也就是说,真正的“延迟满足”其实是一种个人能力,并不单纯是“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意思。
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坚持孩子哭闹绝不哄原则。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棉花糖实验中,对于什么时候吃棉花糖,掌握决定权的是孩子。
但很多父母用错“延迟满足教育法”,决定主体被调换为父母,“延迟满足”反而变成了控制孩子的手段。
比如,孩子看见桌上的点心想吃,妈妈让孩子“等一会儿,先把饭吃完,再吃点心”。
换个情况,却又总催促孩子“快点快点,不许磨蹭,赶紧把衣服穿好再出去玩!”
这样互相矛盾的指令,弄得孩子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最终,听话的孩子获得夸奖,不服从的孩子则被谴责。
也就是说,延迟满足并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自控力,反而变成家长控制孩子的手段。
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立意志,变得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的意志。
事实上,像新闻里这样的父母,他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孩子哭闹、蛮不讲理,就是 “熊孩子”。尹建莉老师说,识别教育伪理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看它的理念是基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认为马上哄孩子、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任性,然后得寸进尺,这个理念基础是“人性本恶”。
所以,不哄、不满足,故意给孩子制造痛苦,让孩子适应痛苦,体验服从——这是一套以暴制暴的方法。
正确做到延迟满足,必须要了解自身孩子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延迟”来满足的。
1、对待低龄宝宝,尽量不要延迟满足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等待的时间的接受度是不同。
比如小婴儿没有稳定的时空概念,哭泣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抱抱安慰,对他们来说等于永远不被满足。
在棉花糖实验中,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都不能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会在30秒内就按铃,或是一点点地吃掉棉花糖。
这其实不怪孩子,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这样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3岁之前,要尽可能不设条件地去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饿了要喂、哭了要回应,由此建立起亲子间早期的安全依恋,之后孩子才能建立起对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否则,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很难有能力去自控和“延迟”。
2、延迟满足的形成关键,是充分的及时满足
米歇尔教授当年做完实验后,对这些孩子的家庭做了进一步的调研。
他发现,造成孩子有这些差距的根源是父母的教育。
当父母真正尊重孩子,无条件爱着孩子时,孩子的内心是平和和满足的。
也就是,那些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更能经得住眼前的诱惑,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
相反,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就会看起来更加缺乏自制力,目光更短浅。
因为愿望很少被满足,没有发展出选择的力量,内心会充满匮乏感。
就像那些父母在场时,显得很乖、很有“有自制力”的孩子,一旦脱离父母的视线,放肆地吃糖、喝饮料、看电视,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一直不被满足的孩子,他们会长期处于稀缺心态之中,越缺乏什么,就越对什么在意。
而那些幼年时能够被很好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长久的安全感,更有底气等待和拒绝。
3、提前约定
很多妈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一出门就想买买买,该怎么办?
“我一带孩子去超市、或是路过卖玩具的地方,他就闹着不肯走,不买不罢休,可是我明明刚给他买过!上次我没辙了,和孩子生气地说,‘再作,以后都不给你买!’”“孩子一说要买买买,我就心软了,寻思着也没多少钱,还是满足孩子吧,可是她好像吃定我了,不该买的也要,我们夫妻为这个都吵过几次了,我真怕把她惯坏了。”
针对这类哭闹,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出门前和孩子进行约定。
决定好今天要买什么、买多少、什么不能买等等。然后和孩子进行约定,也可以列在shopping list上,会更有契约作用。
网上有个妈妈说,去超市采购点零食,会和女儿核对、告诉她原因,“妈妈这次是为了开课来买东西的,没有计划买其他东西哦!知道了吗?”出门前、路上、进超市前,反复提醒。
如果她想要,这个妈妈就会问,“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呀?”然后谢谢她遵守我们的约定。
孩子有了预期,就不会太执着。
4、把延迟满足的掌控权交给孩子
有时让孩子在玩具天堂或是一堆吃的面前面不改色,也是很考验他们。
我的做法是,给孩子选择,比如只能拿一个。
有次在超市,女儿陆陆续续看上很多东西,每次我都让她选择其中一个,一路PK下来,她留下了最喜欢的扭扭蛋,回来的路上都捧得小心翼翼,比我直接买给她珍惜多了。
如果整个过程不是以孩子的意志为主选择延迟的,那么所谓的自控力训练,只能增加孩子的匮乏感,没有被满足的的欲望,很可能会产生报复性的反弹。
对于孩子的需求,如果可以满足的,请不要故意设置过多阻碍。
如果不能满足,和孩子正面说明原因,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请别让我们的孩子觉得你不爱他,或者是他不值得被爱。
- End -
作者:樱桃妈, 自由撰稿人,两个孩子的妈妈,爱生活,爱世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