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lly,留学全知道合作作者,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硕士
前不久,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公布了2020年申请人数,突破六万人创下历史记录,这一数据震惊了整个留学圈。
不过细想一下,英国留学的“火爆”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如今中美形势扑朔迷离,同时美国的疫情又迟迟得不到全面控制,导致很多有留学打算的学生开始考虑起风险更小的英国。
不过,这同时意味着申请英国大学的难度陡然升高——热衷于英国的不仅仅只有中国留学生,2020学年,印度的申请人数也突破了3万,超过了申请2019年秋季入学的中国本科人数(2.1万)。
申请人数的整体暴涨,毫无疑问会导致录取门槛水涨船高,部分热门的大学和学院甚至不得不提前关闭申请窗口……
美国去不了,英国难申请,还有哪里适合留学?我们邀请了刚刚从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的Mally来聊聊她在澳洲留学的一些体会。在她眼中,“澳洲的申请难度比美、加略小,留学时间比英国长,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和融入当地”,此外,澳大利亚多元的文化理念、包容的文化环境、先进的教育培养方式,以及注重实际性的职业规划,都与其他热门留学国家毫不逊色。
追着要问题的教授
我的本科专业是地质学。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的时候,课程安排比较固定,基本上午是理论课,下午就是室内的实践课。理论课上,都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提问,以听为主。
到了澳洲,发现即使是理论课,老师也很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意举手,打断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当时我刚刚来到异国,对这种模式很不适应,即便是老师提出“Any question?”的时候,我都想不到可以问的问题。
实践课上,我们几个中国的小伙伴坐在一起,看岩性标本,用显微镜鉴定矿物。教授看我们几个围成一团,特意过来关心我们,问我们是否有“Any question?”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对教授摇头。
教授思考了一下,对我们说:“Come on, you guys need to ask me QUESTIONS!”他以为我们问不出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听懂。所以坐我们旁边,给我们捋了一遍上课的思路。
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大为感动(教授也是我们的院长), 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帮助,纷纷立志下节课一定要向教授提出问题。
除了互动,澳洲的地质学授课,特别喜欢穿插短期的野外trips。国内的野外实习都安排在暑假,由老师统一带队,在实习基地呆1-2个月,平时上课是基本不会去野外。
澳洲专业课中的野外实践
但澳洲不一样,基本每门专业课,都会有1-2堂的野外实践,像附近的矿山、临近的地质景观……动不动教授就带着我们这帮学生出去野外实践了。
有一次去附近的矿井实践,学校提前和矿山打好了招呼,教授就带着我们20来号人直接去了。下井后,矿山上的人带着我们实地观测井下构造,还给我们讲解现代矿山的生产流程和操作,午餐时,还安排在岗的矿山工人加入我们,一起交流。
矿山前的标志物
这种体验非常神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和已经工作的人直接交流,而且直接了解自己日后的工作环境,这是国内本科教育很少见的机会。
跨专业原来这么简单
在国内念本科时,我们是不能选别的院系的专业课的。如果地质学想选一个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课,除了必修的C++, 唯一可能的方式就是修双学位。
但澳洲不是这样,它从课程手册的设置上,不仅允许你选跨专业、跨年级的课,更鼓励你选择。手册上有和商学院合作的课、有讲经济的、有和数理分析有关的、还有关编程的……当然本质上,都和地质学有相融合的部分。
我硕士期间选了一门数理统计的课,还有一门商学院的项目管控课,都非常丰富有趣。数理统计课上,我们到数理学院用软件模拟,对数据进行分析。数学的知识本来就很难,再用英文学真的让人头大。一到课间,教授就会被学生围住,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连我这么不爱问问题的学生,都不得不提问了好几次。在数理课上,无论母语是否是英文,大家都一起抓耳挠腮,一头雾水,一起拜倒在复杂的数学运算面前。
商学院的项目管控课更“疯狂”,课堂基本上就是“散养”。在Workshop课中,大家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用便利贴把自己的观点贴到黑板上……我们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同小组的成员也会走过来,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授上课的形式比地质学的专业课更丰富。随堂做汇报、投票、到室外录小视频等等,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怎么来。尽管课堂上十分欢乐,但想要拿到好成绩却并不轻松,最后我们要对自己的一个项目作一个计划书,并撰写项目报告。
这对我们这群没有做过项目的“菜鸟”来说很有挑战。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周都会进行组会的讨论,分享大家的工作进度,同时分配下一周的任务。我们的小组成员都来自不同国家,在不同的院系,但在合作中,他们很体谅我作为英语非母语学生的难处,交流都用我能懂的词语和句式,让我感到很温暖。课程结束后,我和他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毕业的时候,他们还过来一起和我照相告别。
如果没有澳洲学校培养全才的教育理念,我也不可能见识别的专业是如何授课和学习的,不可能和别的学院的同学成为朋友。
一对一的职业规划
在国内念本科的时候,学校会安排职业规划课,帮助你寻找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学校里也有求职指导中心,但真正利用起来多是在大三甚至大四、开始找实习工作的时候,利用率不大高。
到了澳洲之后,我参加的入学讲座中,老师们就反复推荐学校里的career center,让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多参与。我之后反复参加了学校多个组织的职业workshop,包括领英的运用、简历的撰写、求职机会寻找……对之后求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学校workshop的现场
学院为互动日准备的画板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和职业规划老师一对一的聊天。
当时,我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在澳洲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实习机会。职业老师听我说完,就建议我放宽思路,不用局限于澳洲,可以尝试从国内的专业实习先入手。这让我很快转变了思路,抓住了国内寒假实习的尾巴。
除了各种求职讲座,学校还与校友们合作,邀请他们回来担当学生们的导师。我的导师是在地质领域有十年工作经验的地质工程师。我们每周见一次面,聊任何我想聊的东西,从该选什么课,报告怎么改,简历怎么写,到澳洲地质行业的形势……正是听了他的建议,我才选了有关数理分析的课程,并把它用到了论文撰写中。
可以说,从入学到毕业,到进入社会,学校一直在尽力帮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开放自我,拥抱多元
生活上,国内注重集体,平时班级活动、聚餐很多,大家都以班级为圆心。而澳洲注重个体,没有班级的概念,只是上课的“课友”,下了课大家有各自的课余生活。
刚来的头几个月,我和我中国的小伙伴都觉得好寂寞。除了我们俩选了同样的课,其余时间大家都不在一起,大把的剩余时间该去哪里,该干什么……都让我们无所适从。在商学院的课上,一起上课的中国学弟也有同样的问题,询问我们平时下课了都去干嘛。
不过虽然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却有多样的解法。
我的一个小伙伴特别喜欢旅游,他平时周末就去市周边的海边、景区逛一逛,或打卡吃个Brunch。他“耐孤独系数”很高,经常一个人坐好久的电车,去欣赏风景。
古老的蒸汽小火车
圣诞节的彩灯秀
而我就做不到他这样,我还是喜欢和人一起交流。刚开始,我只参加华人主办的活动。甚至办个手机卡,我都会专门找华人的销售员,用中文交流。后来对当地的生活逐渐适应,才一点点地尝试走进当地人的社交圈,理解他们的文化。
当地各式各样的艺术市集
我申请了一个当地初中做mentor的志愿活动,辅导学生的化学课知识。刚开始他们对我这个亚洲mentor非常好奇,听到我学地质学,都觉得好酷。主动拉着我问东问西,问我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到澳洲多久了……好几个男孩子还主动给我展示他们设计的滑板(是设计课的作业)。
他们的热情很大地缓解了我的紧张,和他们交流,感觉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永远好奇和有想想力。
当地学校学生做的海洋生物小报
不仅小朋友,随着不断的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当地人对国际生是很包容的。一次我和朋友在车站研究路线,一位当地的背包客小姐姐以为我们迷路了,主动问我们需要帮助么,是要去哪里,还主动给我们指路,听到我们说话,会非常耐心和友好,这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也是澳洲人这种包容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去尝试探索当地人的生活和世界,一步步地打开自我,拥抱多元。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有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公众号信息流被打乱,无法在8:30准时收到留学全知道的最新推文。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定时更新!只是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算法,如果不把“留学全知道”设为星标,就会错过我们的消息……
如果还想收到我们的推送,记得一定要在公众号主页右上角将留学全知道“设为星标”,经常为我们的文章点个“在看”,让我们出现在你的“常读订阅号”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