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哩
父母都想儿女成龙成凤,但在教育过程中的失重、失态、有意无意的采取打骂教育,结果不仅不会让孩子成才,甚至可能酿成家庭悲剧。
之前很火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中,主人公马飞就是被家庭暴力所伤,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
马飞的爸爸因一次意外事故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儿子就由他的前妻抚养。马飞的妈妈性格火爆,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更是简单粗略,经常对马飞语言暴力,认定马飞就是不成才的孩子,给他贴上了笨小孩的标签。在长期的语言暴力打压下,马飞开始变得叛逆,自暴自弃,逃学打架,不学无术,甚至被学校开除。
等到马飞爸爸出狱后,发现马飞的叛逆都是因为前妻的不良教育造成的,于是用他温暖的父爱,开始暖化马飞。
爸爸一直鼓励马飞,相信马飞会成为最出色的孩子。马飞在爸爸的积极鼓励下,成绩开始慢慢提高。有一次考了63分,爸爸已经非常高兴,鼓励他:“这么短的时间,你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到了倒数第五,我就说,你是天才!”
最后,在爸爸的鼓励下,马飞挣脱了笨小孩的标签,成为了令人骄傲的宇航员。
妈妈的笨小孩标签,和爸爸的鼓励,在马飞身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妈妈的语言暴力,只会让马飞更加叛逆,最后被学校开除。而爸爸的温暖感化,积极鼓励却让马飞变成了优秀的宇航员。由此可见,家长的语言暴力会毁掉一个孩子的大好前程。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太过急切,往往采取的都是语言暴力的教育方式,认为自己的不断打压可以让孩子记住教训。从未想过自己的语言暴力,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新闻,在一个看守所里,16岁男孩讲述着自己被家庭暴力的故事。
男孩12岁时爸妈就离婚了,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将婚姻失败的所有错都加在男孩身上,对他态度极其恶劣,从来没有夸过他,经常骂他是没用的废物,让他去死。从此,这句话深深的刻在男孩心里,男孩也变得非常敏感,只要一听到相关的词,就会变得非常暴躁。
有一次考试考了倒数第一,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同学在背后嘲笑他:“他就是个笨蛋,考全班倒数第一,哈哈哈哈哈哈,他可真没用。”男孩听到之后,立马想到妈妈平常对他说的话,顿时恼羞成怒,转身就拿路边石头朝同学砸去,导致两位同学头部重度受伤,至今还昏迷不醒。
看守所里,男孩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仿佛耳边又回荡着母亲的辱骂声。
也许父母们从未想过,自己经常放在嘴边的语言暴力,会推动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有研究发现,过早让孩子遭受语言暴力、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最终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向父母一样暴躁,以暴制暴,要么变成讨好型人格,处处隐忍。
语言暴力俨然变成了一种“新型家庭暴力”,虽然父母没有动手造成孩子身体上的创伤,但却隐藏在生活的点滴中,父母一言一语的辱骂嘲讽,也像是一把把刀子扎在孩子的身上,尤其是面对犯错的孩子,就像是面对仇人一样,什么难听的话都说,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大人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厉的批评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却忘了这些“不痛不痒”的暴力不会伤及孩子身体,但给他们的心理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有些伤疤会随着时间痊愈,但有些伤疤会更加深刻,烙印在孩子的性格里成为他们的噩梦,挥之不去。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该如何化解自己的情绪,让语言暴力不再发生呢?
1、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世界上没有笨小孩,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是笨,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就像马飞的母亲一样,只会骂马飞笨小孩,让他极度叛逆。可马飞的爸爸就截然不同,他会经常鼓励马飞,即使考63分也还是鼓励他进步了,于是马飞在爸爸的不断鼓励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语言暴力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在父母眼里,不管自己做的再好,也是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才会有兴趣学习,还会学的越来越好。
2、要有同理心,多考虑孩子的想法
有很多家长的语言暴力是脱口而出的。孩子满心欢喜的和你分享自己的绘画作业,你却说画的是什么东西,丑死了。这时候孩子的脸色会突然冷下来,心里也是满满的失落,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同理,当父母烧了一盘自己认为很好的菜给孩子吃,孩子却说不好吃,父母的心里也会有失落感。
所以,在对孩子语言暴力之前,先想想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换成对自己也会有同样的伤害,这样就会减少对孩子的语言暴力,让孩子少受点伤害,也就没有那么多悲剧发生了。
3、学会对孩子道歉
说到对孩子道歉,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哪有和孩子道歉的道理。可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当他们受到伤害时,也希望得到道歉。
当家长发现因为自己的谩骂,孩子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的时候,不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主动承认是自己的情绪激动,跟孩子道个歉,孩子就不会在心里埋怨,还能促进亲子感情。
被情绪吞没的家长,很容易伤害孩子,孩子需要耐心的引导,家长要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成长只有一次,不如少点谩骂,多点鼓励,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