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
“办学管校与改造社会是完全统一的一件事。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办学而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确切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三生教育”的观点,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生存、生活和生命。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这样说过:“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该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将来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并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为了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培养出拥有真正的理想,并找到真正的自我的“人”。
当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最蛊惑人心的一句话,莫过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能在起跑线上领先,孩子们苦不堪言,家长们疲于奔命。在中国,教育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生物链的最高端就是大学,向着这个终点,家长们一环一环地逼近。于是,压力从高中、初中,一直压迫到小学,乃至幼儿园。所有的教育历程,仿佛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显然,中国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是一种“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侧重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核心课程的系统训练,这是一种重知识、重理性、重科学、重智商开发的左脑型教育,在社会竞争的生存压力下,以教育人们“学会工作”为目的,缺少自由玩耍与体育锻炼,缺少艺术活动的浪漫,缺少劳动与独立生活能力的塑造,缺少“爱心”与生态世界的培养,过早地让孩子在 12 岁以前灌输太多死知识,抑制了其形象思维与情商的生长发育,使右脑神经细胞由于缺少外在的形象化物象的刺激而全面萎缩,从而失去了想象力、生命激情与创造性,失去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生命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世界名著《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犹太文学大师普鲁斯特有这样一个文学观:写作是一种追寻,一种以快乐为核心的探索活动。这并非一项枯燥的、纯知识性的事业,而是广泛地探求我们与环境、同伴乃至整个世界的感官联系中所获得的财富。因此,他在自己的笔记里用简洁而优美的文字写道:“幸福只是在琴弦最细微的触碰时所发出的颤音,一道阳光足以使其歌唱。”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出生于战乱年代,从小体弱多病、意志薄弱,再加之父亲常年在外,使得他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和同性恋情结,很容易被高大英俊的男子所吸引。在他 8 岁的时候,父亲由于担心他出现同性恋倾向并产生手淫的习惯,甚至出钱让他去妓院体验男女之事,但由于他过于胆小而没有成功。但他从小便喜欢观察,富于想象力,喜欢写作,终于写出了旷世名著《追忆逝水年华》。
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农业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人格结构 = 需求 + 情感 + 价值观;智能结构 =知识 + 能力 + 思维方式。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引导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使孩子的学习变成一种激动人心的智力探索、一种愉快的审美体验,以及一种满怀希望的文化旅行,从而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变成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联想到人类的教育,是否也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探索一种以快乐为核心的活动,探索和理解人性和世界的奥秘,并挖掘其天性和潜能,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塔木德〉学习的智慧:犹太式学习法的精髓》
作者 贺雄飞
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源自犹太圣典《塔木德》的智慧精华
孕育天才后代的秘籍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教育的目的必须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但这些人却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他们人生的最高成就。
——爱因斯坦 《思想和见解》
我反对考试—它们只能损害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考试不应该超过两次。我愿意主持讨论班,如果年轻人有兴趣,愿意听,我就发给他们毕业文凭。
——范托娃 《与爱因斯坦的谈话》
犹太人靠“一本书”维系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又被称为“圣书之民”,这本书就是《塔木德》。
《塔木德》是犹太智慧的羊皮卷,是犹太人的“思维圣经”和“智慧DNA”,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金钥匙。
犹太教育“崇尚个性,鼓励创造”,要求每个孩子从小便学会提问与表达,追求智慧而非书本知识,擅长逆向思维,并愿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培养延后享受生活的理念。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犹太家教法,是藏起一半爱,而不是丢失一半爱,它是爱得更理性、更科学、更艺术,强调爱与教的结合,爱和教都要适度。
作者简介
贺雄飞,塔木德创新教育体系创始人,“智慧启学”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创始人,HET教育模式创始人,“五感立体式教学法”创始人,“雁过拔毛读书法”创始人,当代著名出版家(曾主编“草原部落黑马文丛”系列图书),犹太智慧—以色列教育研究实践专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中文研犹私人图书馆。中国犹太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12届委员会理事,CECU-50人独立经济学家之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过《智慧的国度:以色列崛起之谜》《塔木德》《塔木德启蒙书》《犹太智慧典藏书系》(10本)《求异》等40多部专著。
内容简介
犹太人在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方法实用,受众广泛。本书结合犹太经典《塔木德》,讲述犹太人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方法,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通过提问、想象力、语言训练、读书法、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解读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