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超市采购,在零食前碰见一对母女,女儿看起来快要哭出来了,从旁边擦肩而过时,听见这位母亲对女儿说:“宝贝,妈妈告诉过你很多次了,我们就很穷,没有钱买零食。”
“家里没有钱”“我们很穷”——这些话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很久以前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有这样的“道理”存在了。
很多父母认为,如果再孩子小时候就告诫他们,家里经济困难,那他们就能很大程度上的懂得节约,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所得之物。
但是说出这些话的父母,就没有想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吗?
有一位友人,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她也是独生子女,家里经济虽然不算多么优渥,但是也勉强小康。但是有好几次我都发现,她购物时的状态非常奇怪。
她看中了一款裙子,兴致勃勃的去试衣间换,对着镜子时她表露出了无限的喜爱,就在导购员提议让她买回去时,她瞥了一眼价格,思索了一下,换下裙子离开了商场。
在接下来的无数个服装店里,她都对那条裙子念念不忘,甚至嘴里一直叨叨。
旁边一起逛街的闺蜜看她这么喜欢,就建议她回去买下来。然而她说:“500块有点贵了,我舍不得买。”
这位舍不得买裙子的朋友,月薪5500,除去必要的生活开销,每个月流动资金至少3000。
为什么她舍不得用?因为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告诉她,家里穷,要不要铺张浪费。她的确养成了节约的美德,于此同时,也变得自卑。
父母一直以来给她灌输的观念就是,我们家比普通人家都穷,别人孩子有的我们不一定能有。在学生时期,她的自卑就早已经体现出来了。
小学要组织自愿的春游活动,每个人交一百块就能参加,她一个人闷着纠结了很久,还是决定做个“懂事的孩子”,自愿选择不交钱,不去,自然也没跟家人提过这事。后来,她一直都不敢再跟同学们一起玩,她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没钱,更害怕自己会羡慕别人。
读中学后,她和好朋友们一起逛街,五个人里,另外四个都手捧一杯奶茶,唯独她什么都没买,因为她觉得那是不必要的“浪费”。
一句“家里穷”,让孩子不仅有了过于畸形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更有了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穷的不再是荷包,而是心理。
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希望得到什么,就会真的得到它。反之,你觉得做某一件事会很困难,那么,你所设想的困难和险阻就会如约而至。
现实中有很多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例子,但是没有人问过这些当家的孩子,他愿意那么早就当家吗?他愿意做同龄人中“最懂事”的那个吗?或者,他快乐吗?
在一个父母给定的,这样的“破房子”里,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畸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自卑、自闭、习惯性逃避、自尊感低……家里穷这个事实,真的有必要时时刻刻,在孩子面对任何选择时,都这样提醒他吗?
孩子在发育时期,父母所灌输的思想,会常伴于他的一生。一旦养成了“穷”思想,不管今后多么富裕,“穷”总是会影响这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可能不会在金钱上吝啬,但是难保这样的惯性思维不会出现在其他方面。最可怕的是,他自己直到成人后都没有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继而给自己的下一代继续灌输这样的理念。
穷养——就如同是民间的猛兽,吞掉一批弱小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被啃得尸骨无存,要么经历千辛万苦,被吐出来成器成材。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是谁在承担?是孩子。
虽然现在很多文化都鼓吹“穷是原罪”,把钱放在了第一位。但是这样的说法,真的对吗?
有些孩子的心理建设并不完善,甚至可能不够健康,在无数次被动提醒“你很穷”时,自卑因子就像是洪水,劈头盖脸的就把孩子的信心淹没了。
家里穷根本不是问题,但是穷教育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不管经济再拮据,适当的避免让孩子参与到“贫穷”里来,或许更加有利于他的成长。毕竟“贫穷”一旦不分场景的长期压在孩子肩上,那这就成为了一种精神打压。
我们不鼓吹铺张浪费,不鼓吹拜金主义,那么为什么非得鼓吹“穷”?
没有钱并不可怕,骨子里穷才是真的可怕。自我认知里的贫穷,可能会成为扼杀孩子未来的种子。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