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导语:一直都在寻觅,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直到看完这部家庭教育的宣传片后,我终于知道了答案,那就是让孩子接受最本真的自己。
01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辈子的保护
有人说:要想让孩子走得更长更远,就得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孩子一生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让孩子学习知识,发展智商,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在给孩子培养情商,只有智商而没有情商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是走不了太远的。
菲律宾励志短片,诺曼金恩是阿埃塔人,他们皮肤和泥土一样黑,因为出生,从小就受到很多人的指指点点,有一天诺曼金恩问妈妈:因为我们肤色和泥土一样,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我们脏吗?
妈妈回答:心不干净的人才是真正的脏。
因为家穷,没钱买新衣服,被同学们嘲笑,诺曼金恩向妈妈要新衣服。
妈妈反问他:是想隐瞒很穷这件事吗?谁比较值得敬佩,是轻松过日子的人,还是经历过苦难的人。
诺曼金恩看到别的孩子造型特别,也弄了一个花式卷发,并且自认为很酷,还告诉妈妈,这是流行,因为这发型被很多人注意了。
妈妈告诉他:你真的有必要为了被别人接受而改变自己吗?
影片的最后,诺曼金恩站在领奖台上,耀耀生辉,他是第一个从菲律宾国立学校毕业的阿埃塔人,并且他以作为一个阿埃塔人为荣。
这样一个短短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成为了孩子一生的保护。
02
接受最本真的自己,才能走得更长远
正如在影片最后,诺曼金恩说的那样:我妈教会我,只有接受自己,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接受最本真的自己,似乎牵扯到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当然,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过得浑浑噩噩,不是在讨好别人中生活,就是在自卑中度过。
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审视自己。把自己看的太低,会自卑,会懦弱,总是抬不起头,认为所有人都是无法企及的高度,对梦想没有任何追求,这样的人,一生都会过得卑躬屈膝。
而把自己看的太重,会自大自满,觉得自己所向披靡,自认为很了不起,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眼高手低,这样的人,终究走不长远。
恰恰接受最本真的自己,是最难的,要将自己全面的剖析出来,需要一定的勇气。每个人都不愿意提及自己的短处和痛苦,而解析自己,却是要全面的的认清自己,从而接受自己。这样的人,才会心无旁骛地走得更加长远,而不会被自己所羁绊。
03
如何教育孩子接受自己
俞洪敏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接受自己。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教育孩子接受自己呢?
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
成年人的自卑和不自信,通常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童年的经历和阴影时常会伴随孩子一生。有人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时期,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氛围往往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心理素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真正接受原生家庭的好与坏,孩子才能从裂缝中完全走出来。
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让我们看清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还记得那个既坚强又脆弱的苏明玉吗?苏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两个哥哥十分溺爱,对明玉却异常冷漠,苏母以养不起为由,说只负责明玉到18岁。明玉18岁后,就离开了苏家,开始了一个人的自力更生之路。
正是母亲给她不平等的待遇,让明玉不知道用什么感情去处理家的关系,但是,面对家庭的大小事情,她依然愿意出钱出力,直到最后苏父在失忆后才找回了父爱,而明玉也最终释放出了自己的爱。她终于选择了释怀与放下。
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能是一生都很难改变的,只有正确面对过去的积怨和痛苦。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与自己和解。
就像前文的诺曼金恩,自己的出生和贫穷我们无从选择,谁也不想生下来就被人瞧不起,一味的回避,难道这些就不存在了吗?越回避,越害怕。只有接受它,正视它,才会找到平衡点。
做最本真的自己
我见过一个孩子,长得特别胖,别人给他取绰号,他欣然接受。有一次,妈妈问他,别人那样说你,你会难受吗?孩子说:我不喜欢他们那样说我像个球,但是如果我不接受,他们以后就不会和我玩了。
就像诺曼金恩,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将自己的头发做成一个爆炸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从心底里会感到自卑,会去讨好别人,甚至为了别人而去做改变,把自己活成了卑躬屈膝,自己厌恶的样子。作为父母,谁也不想看见自己的孩子活得那样小心翼翼。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给孩子最好的品质,是让他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即使自己不够优秀,相信自己也是最亮的风景,只要是金子就能发光。
一个自信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也不会轻易向磨难屈服,只会越挫越勇。培养孩子自信,就需要不断地给孩子正能量的教育。
2、不和同龄人比较
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认为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其实不然,这种比较只会让孩子更加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差,这是一种标签效应。
比较只会带来否定和攀比,让孩子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3、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是用肯定的语气面对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即使孩子做得很糟糕,但是依然不否定,用另一种语气语态去鼓励孩子成长。
看过一个网友说:自己考了100分,屁颠屁颠跑回来,一心想给爸爸看,结果被爸爸无情打击:不就100分吗,有什么好嘚瑟的。满心的欢喜换来的是当头棒喝,爸爸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不让你骄傲。这样的否定教育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伤害,他永远都忘记不了爸爸对他的否定和嘲讽。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要想认清自己,是很难的,可是让孩子接受最本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给孩子一生的保护。
好家长,坏家长
好的和不好的家长参与有着重要的区别。例如,一个小孩子不想做数学作业。好的家长会坚持陪伴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学习数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因为要让孩子成为完美的学生。
与之相比,有些家长花费数周“帮助”自己的孩子填写大学申请表,并且满怀期待地认为,如果孩子和自己一起努力,那么,他进入一所“志在必得”的学校一定不是问题。在咨询我的人里,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大学毕业,当他们谈论“我们在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总是能听出过度养育的信号。
这两种情况下家长都采取了控制手段,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上的:“你来完成数学作业”;第二种是心理上的:“我们在申请”。正是心理控制给孩子的本体发展带来了伤害。
如果动力、方向、奖励都来自外部,那么,孩子永远也没有机会内省。请导师为你焦虑的3岁孩子做幼儿园的面试辅导,因为你所有朋友的孩子都准备去这所幼儿园;逼迫疲惫的孩子多上一门大学预修课程,因为这会保障她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的机会。仅仅为得到家长的肯定而非满足孩子自身需求的养育是有害的。
痛改前非吧!我来帮你
那么,家长如何拾起勇气抛弃过度养育的错误行为呢?抵抗周围的压力,向上奋力拼搏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必须谨记,孩子只有在可信赖的、有闲暇的、和谐的、不加干涉的环境下才能茁壮成长。
(Joanne Jacobs)
一个有爱的家长是温暖的,愿意划定界限,不会通过引起羞愧和内疚的方式,触碰孩子的心理防线。家长必须承认自己内心的焦虑。你的职责在于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无论他能否处理某种问题,都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你还会担心吗?或许,孩子的任务是成长,而你的任务是控制自己的焦虑,避免自己的焦虑阻挡住孩子朝着独立自主前进的脚步。
家长也要认清自己的价值。孩子会密切留意我们。如果你想要孩子捍卫自己的价值,你必须同样如此。如果你相信暑假用来阅读、散步和玩耍比参加补习班有用,坚持你的想法。家长也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一个自身不幸福的家长,是很容易过度养育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向他们展示一副引人入胜的,值得为之奋斗的成人世界。
欢迎分享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欢迎大家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