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最近,有个冷得都快冻上了的“冷饭”,不知道又被谁给炒了起来了。
说是有位你也不知道叫什么,甚至不知道哪个国家的外国教授,在一个你也没看过的访谈节目中,对中国留学生给予了很低的评价。
说是他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这段话一说出来,可算是让奉西方教育为灯塔的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
一时间,“毕恭毕敬”的反思到处都是,“谦卑为怀”的反省声泪俱下。
我瞅了瞅这些人的观点,总结下来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学生太注重书本知识,不关注课堂以外的事物;
基础教育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奉老师为真理,不愿独立思考;
不会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缺乏批判性思维。
看完我都懵了。
怎么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论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信。
我大清到底亡没亡啊,给个准话行不行!
批判?你对书本的价值,一无所知
那些说中国学生把教材和老师奉为真理的人,总喜欢拿美国学生来做对比。
在他们看来,美国之所以科技发达,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只把老师和教材当作辅助。
主要的时间,都用来思考和探索,锻炼出了极强的思维能力。
我也不知道说这话的人,到底见没见过美国学生。
但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几乎就是“常识”一般的存在。
对着个常识性的内容,你有什么可主动思考的?
非得弄个1+1=11,再逼着给你判错的老师登门道歉才叫主动思考?
书本的本质,是前人长年累月总结出的经验凝结。
本身就是别人早就探索过多个方向后,得出来的结果,留给我们的捷径。
你非得再去让人探索一遍,那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
标准答案束缚思维?
在那些人的眼中,学生对老师深信不疑就是懒得思考,考试有标准答案就是束缚思维。
从小学到大学,我这还是头一回听说,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体系中,闹了半天只是个“做视野”的辅助。
要是说学生不把老师讲课内容当标准,就叫主动探索的话,那干脆学完了识字就别上课了,都在家自习,效果一准儿更好。
这不是我极端。
而是在学生心中失去了权威的老师,大概率本身也都不是什么水平太高的老师。
你压根不能指望哪个学生,会去主动找自己不信任的老师去授业解惑。
当然了,有人质疑老师的教学水平可以理解。
毕竟老师的水平也分高低。
但是质疑标准答案的权威性,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且不说数学这样的科目,本身就是求真的过程,根本就没什么多个答案都说得过去这么一讲。
就算是语文等主观性较强的科目,也不见得就适合多种答案并存。
比如说我以前写过的法国高考作文,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但结果呢?
10位哲学家对同一篇作文打出的分数,几乎横跨了整个分数段。
但讽刺是,多少年来他们之间非但没碰撞出什么思想的火花,反而让他们争吵得像是在骂闲街似的。
以至于如今的法国家长和考生,都把作文称为了“摇奖”。
因为你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试卷,会被哪位阅卷老师“摇”到。
这事要是放在国内,估计立马就会被那些受迫害妄想症的人添油加醋。
只要是他们认为对的被判了错,那指不定得被他们“实锤”出多少“黑幕”呢。
我眼中的中国学生,比“你”想象中的好
在2010年之前,国内学生很少参加国际性学生综合测评。
但是自从这类测试逐渐增多,和中国学生参与的日渐频繁后,那些针对国内教育的谣言,纷纷不攻自破。
在最具权威性的PISA测试中,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学生拿了三次世界第一。
别忘了,这项测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等于是四次参赛,三次冠军。
这能说中国学生的思维固化,创新能力弱吗?
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喜欢拿高校,拿科研创新来说事。
国内高校普遍水平低于国外,这是客观事实。
但是别忘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和科研学术紧密相关。
在这方面,我们本身就比国外的起步要晚得多。
你非得拿两个时间跨度,放到同一时间点上进行对比,然后再去否定我们高校发展过程的合理性,这本身合理吗?
而且,就算是国外的学生想象力更丰富、创新能力更强。
那么近十年来,这些创造水平“直接拉满”的外国学生,到底又干了什么大事了?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高等教育的本科阶段,多听多看多学才是学生最应该注重的问题。
先去接受前人的经验积累,理解前人的知识精华。
等你真的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后,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能力。
没有哪项先进的技术,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也没有哪种能落地的创意,是纯凭想象得来的。
就像是“井底之蛙”,压根就不知道天有多大一样。
那些光顾着质疑,却忘了夯实基础的学生,又能“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一些人,总喜欢理直气壮地质疑中国的学生,质疑中国的老师,质疑中国的家长,质疑中国的教育。
但是在面对西方教育的时候,却又变得极其谦卑,忘了什么叫质疑。
我觉得与其说他们是在忧虑学生的教育问题,还不如说是闲的哪儿疼。
对这些人,我只想奉劝一句:D疼是病,光敲键盘解决不了问题,你得去正规医院治。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欢迎关注,公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