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尘埃落定,毕业聚会上班主任说的大实话

每年的高考都要热闹一阵子,其中包括高考后的毕业聚会。

本人在初中任教,原本与高考无太多的关系,原先的许多届学生,上高中后都很少跟初中老师联系。不知为何,就在这几年,我却连续收到邀请,去参加原初三学生高考后的毕业聚会,这着实让我“感动”了一阵子。

在去参加这样的聚会之前,我不知道该和同学们说什么,毕竟他们离开初中有三年时间了,很少联系。但是去了之后,尤其是发现到来的同学不仅仅只有高中(含职中)的毕业生,还有那些念完初中就已经出来工作的孩子,我终于发现有许多聊的话题了。

同学们大多数都分散在不同的高中(含职中)就读,有些已经参加工作两三年了,这时候他们相约聚在一起,聊天的话题无非就是几个方面。

读高中(职中)参加高考的,都考取了什么学校。这个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愿考上自己理想学校的当然大多是兴高采烈,发挥失常或原本成绩不尽人意的甚至是落榜的,他们的情绪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

此外,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自然是谈谈自己从事什么工作,工作情况和工资待遇如何如何。我发现,他们这一群,来参加聚会的比例相对要少,其中能够和大家畅所欲言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或许是因为自卑,或许是其它方面的原因,他们大多躲在一处,不好意思和那些准大学们聊天。这样,来聚会的同学当中,自然就分成了两三拨了。

既然是毕业聚会,就应该目的明确:联系师生同学感情,畅谈理想未来,互相鼓舞前行!

既然是毕业聚会,就不应该有太多冷场的情况出现,而应该让气氛变得更加快乐一些。

我们做老师的,应该为这些可爱的孩子带来些有益的东西——给他们以后的人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我做过班主任,又是教语文的,我认为我有必要,也有责任告诉孩子们一些比较实用的东西。于是,我把自己在聚会上和孩子们说的话整理成《高考尘埃落定,毕业聚会上班主任说的大实话》一文,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探讨,互相勉励。

一、接受一个事实: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读书是要天赋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是存在天然的个体差异的,这在学习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许多人在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几乎都是90多分的,鲜有很差的孩子。咋看起来大家都买也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和差异是天然存在的,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还有一方面是老师的教学和辅导在起作用,所以光看成绩就似乎看不出了。

但是到了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孩子的成绩就开始慢慢分化出来了。进入初中高中,这种分化就越来越明显了。聪明又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孩子,成绩就非常优秀;天赋一般的孩子如果能够比较认真学习,成绩也能够保持在中等水平;天赋比较欠缺的孩子,如果又不用心学习的话,成绩就是中下水平了。

一个人的成功,天赋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只有天赋而没有后天自身的努力,也不会成功。但如果天赋不行,即使再努力,很多时候都是徒劳的。姚明和刘翔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普通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成不了姚明和刘翔的。

所以,在读书成才这条道路上走得不够顺不够好的人,就没有必要因此感到自卑,甚至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了。俗语云:天无绝人之路。西方亦有语: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认清一个道理:东边不亮西边亮,条条大路通罗马。

努力读书,争取读书成才。这几乎是所有老师都会对同学说的话。这当然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理想都很丰满,现实都很骨感。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望而已,其实对于许多同学来说,都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有些同学的天赋欠缺或者不够努力,一方面就是有些同学的兴趣根本不在读书的线上。说白了点,有些同学根本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这里并没有丝毫的贬低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虽然读书不行,但与学习相反的是,有不少同学都有他(或她)自身的一些优点。他们都有各自的一些兴趣和爱好,比如唱歌呀、跳舞呀、画画呀、手工呀、运动呀……他们的这些读书之外的、对某些技能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恰恰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所忽略了的亦或是做得不够的,甚至是完全没有的。他们这部分人,虽然读书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但是学一门技能的话,完全是可以的。

读职中的人,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就往自己的特长方向发展。结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业以后,找的工作,工资收入也丝毫不比一般大学生差。

那些连职中也没有去读的人,他们就直接走向社会,参与工作了。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特别说明,这读书之外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干得有声有色和风生水起的,也不乏其人。虽然开始有些困难有些辛苦,过程有些坎坷有些曲折,但还是凭着自身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来。

退一步说,那些找了一份普通工作的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和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他们同样可以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选对一个方向:“合趣”当然美好,“适合”才是王道。

这个更多是对于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而言的。近几年的高考改革,出成绩后才填报志愿。这自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有患上了选择综合征,陷入困境,不知道选择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才好。

从一个人发展成才规律来说,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无疑是美好的。但是有时成绩摆在那里,在分面前,有些同学可供自己选择的学校的就不多,这时候只能够在专业上去选择了。

有的时候,有些人,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的专业,也并非完全适合自己。你喜欢它,但它未必适合你,你未必能够学好它。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正好比如,一个人喜欢电影,但是他(她)未必能够当一个导演,哪怕是当一个普通的演员。这是现实存在的矛盾。

所以说,如果说你选的专业既是你的兴趣,又是适合自己的专长,那自然是最好的境界。否则的话,就要遵从适合自己这个原则,那才是正确的,靠谱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培养一种能力:与人愉快沟通,办事常遇绿灯。

读书和成绩,仅代表一个人的智商水平,但不是全部。同样,读书也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取得成功,有时候情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无论你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出来工作,都要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人沟通和相处的能力。只有这样,你要办的事情才会做得比较好,你要走的路程才会比较顺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五、守住一个底线:脚踏实地做人,享受快乐人生。

这是做人的底线和做人的智慧。其实道理都很简单。脚踏实地做事做人,不要去触及法律的底线,才能够谈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要时时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决拒绝一些不良诱惑,这样才能够正常地学习和工作。

当我们的能力和期望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知足常乐。这个社会,精英毕竟是少数,普通人也应该有普通人的乐趣。

快乐往往与学习的好坏和事业的成败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没有取得大的成功,也丝毫不要影响自己做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

标签: 高考 毕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