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在很多中学,学校领导都会嘱咐老师:千万别和外人说我们学校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因为上级部门明文规定禁止中学分设“重点班”和“普通班”。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教育公平。
“重点班”的学生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享有更优厚的师资与教育资源。比如说,“重点班”的教师都是精心挑选的优秀教师,像“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等。重点班的学习条件以及硬件设施都可能会比普通班级好。
而普通班学生就好像受到了冷落,普通班学生会觉得普通班的老师教学经验没有“重点班”的老师丰富,而且不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上课时候大多是在念ppt或者拿着几道讲烂了的题目在讲,没有创新。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年年禁止辖区各个中学不得把学生分成“优等生”和“普通生”以及“差生”,但是学校为了办学成绩好看一点,为了能够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不辜负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愿。学校还是会将班级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
当然,学校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这样分班,往往是用“0班”、“7班”、“8班”这样来区分,有的可能还会暗暗地将某些序号的班级冠以“火箭班”“实验班”“潜能班(差班的委婉说法)”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学校用“因材施教”的幌子将“优等生”和“差生”分开教学,有违教育公平。但是,学校领导这么做,也很无奈。原因很多,归纳起来这几点都不止。
1.为了高考成绩能更“好看”,聚集尖子生冲击高考高分、冲击状元、冲击名牌
现在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而不同的是,应试教育是以“高分”为目的的。而聚齐一群尖子生冲击高分、冲击全市排行榜、冲击名牌大学录取数量对一所中学的办学声誉至关重要。
怎么样才能培养更多的“高分”学生,分设“重点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分设“重点班”,一来可以聚集“高分学生”在一个班级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因材施教”。
因为“高分学生”往往学习能力比普通学生强,而且知识理解起来消化起来比较快,很多细枝末节不需要老师多讲,很适合快节奏教学,而且也很适合授予一些“不常见”的解题技巧和“高超”的解题技能。这些“高分考生”也很容易接受得来。
二来可以为优秀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都知道,学习氛围对一个人的学习行为影响巨大。“重点班”学生都很遵守纪律,不会随便吵闹影响别的同学学习,而且“重点班”学生都比较好学,善于向老师提问题,大家针对性的讨论和提高。
2.为了通过办学声誉招揽更多优秀生源
通过分设“尖子班”,冲击清华北大,冲击状元,毫无疑问可以有机会让这所中学在高考放榜时获得家长、学生们的强烈关注。这就是一次“活广告”。9月招收新生时,更容易吸引到外校的优秀生源前来学习。
从家长角度看,一个学校开设“重点班”,说明对优秀学生很上心,家长也愿意让孩子考虑报考这所中学。
从学生角度看,分设“重点班”和“普通班”更有利于学习,毕竟一些知识可能尖子生十分钟就掌握了,而一些后进生可能费上一个小时都不一定能理解得了,毕竟差距是一天天拉开的,后进生前面的知识都掌握不牢,此时再教新的可能接受不了。无疑增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打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而如果和后进生分在同一个班,尖子生有可能觉得讲得太慢了,同样不利于教学进度的统一。
总而言之,分设“重点班”和普通班,在当前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确实有合理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以培养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那个时候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固然就不能在素质教育时期单单依靠分数来分班。
各位读者,你对中学分“重点班”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发表您的神评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