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文要求加快私校转设公办步伐,许多学院也成功转制了。于是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转制前的旧生在转设后是否会降低每学年的学费?本来近两万的学费变成五千,这不香吗?所以许多学生很是关心这件事。
我们可以从《辞海》中对“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定义中嗅出些味道:
民办学校(non-government school) 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 中央或地方政府所办学校的通称。有时也专指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经费来自政府拨款或地方居民纳税。
从这两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转设后所有在校学生的学费都降低。因为之前是学校的办学经费是自筹资金,没有国家补助,等学校转公办院校后办学经费是国家财政提供。说的通俗点就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最大的差别就是资金来源的不同了,公办的大部分办学经费都来自于政府,所以学生们所需要承担的费用很低,学费自然就不高了。而民办的办学经费来自于企业,所以学费自然比公办高。而民办学院转设为公办后,学生们的学费自然下调了。
所以,民办本科转公办本科后,是所有学生的学费都降低。
但是民间又有一个流传的说法:“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
“新生新办法”,这没必要多说,因为新生考取的是公办院校了,自然按公办院校的学费标准收取。
有争议的是“老生老办法”,其实从刚才我们提到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自该校转公办后,也应当是“老生也是新办法”才对,因为原先的私人机构已经退出运作该校了,它们没有运作成本了,若老生仍用老办法,老生多交的学费差额应该发给谁呢?既然这笔钱冤有头而债无主,财会上应该怎么记帐呢?
你可能会说有钱还不好办,但是收了这笔钱就引起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公平的原则。
是,我是没考上清华北大,但我也是凭本事考上目前这所院校的,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资源条件下,所谓的老生就要比新生多交近二倍的学费呢?这也算杀熟吧。
之所以有“老生也是新办法”,原因是有些地方和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经费比较紧张,这样很可能学校持续之前的收费标准来维持学校的正常工作,但这是之前的情况。
2006 年,教育部就提出“转设”这一概念;2009 年,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可以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
但过去十多年,转设比例整体偏少。
2008年,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
到2015年,52所独立学院转设为51民办大学。
但依旧转设比例不高,
但是如今,教育部要求所有独立学院要加快转设进程,并在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一件事只有定出时间节点,才是动真格,现在一纸文件,明确通知,到年底,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那么这件事就不是可有可无了,既然一定要实现,中间就会有许多协商与交易,比如以前之所以转设进展缓慢,主要因为转设关系到重大利益调整,涉及到各方利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就一直拖延下来。再者,很重要的一点,投资方也不想失去母体高校名字的这块“金字招牌”,所以迟迟不愿意转设,而高校也不愿意失去巨额管理费收益和机会成本,不愿放弃,宁愿冒着会影响公办院校声誉的风险,继续举办独立学院……
那么协商交易的结果,可以想象的就是,国家财政补偿原先利益者,一刀切后,院校就可以轻松转设了,既然利益相关方已获补偿,也就没有理由还要在老生身上多收顶多三年的高学费,这种离心离德的事,新转设成的公校也不愿意干,毕竟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些年轻学子。
本文结论: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之后,不管老生新生都将统一按公办学校收费,即降低学费,转设成的公办学校,也乐意将这个大礼包送给她的学生,同心同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