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概况
ONE
今年是强基计划启动的第一年,今年的强基计划,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信息、力学、核工程、医学、考古共12个专业。36所高校,预招共计6100人。
只有清华超额完成任务,招了939人;北大也只招了842人;中科大计划210,补招46人;北京理工计划150,补招67人;兰州大学计划120,补招65人;北师大计划120,只录64人;西安交大补招67人;南京大学有三个专业补招。其他高校,暂未有明确信息。
其中清华、北大各900人,而清北的本科生招生计划在6000人左右,强基就占了总招生人数的近六分之一。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对强基计划的重视,从最好的高校开始。
各高校也极其重视,未招满的再从本校新生中再招收;另一方面学校从师资匹配,保研保博,奖学金及公费留学等方面均有政策倾斜。
强基计划遇冷分析
TWO
被寄予厚望,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强基计划就这样“冷启动”。作为一项全新的招生方式,强基计划第一年遇冷其实并不意外。
非热门专业、没有降分录取优惠、录取后不能转专业,这要求所有报考考生和家长理性选择强基计划,不要想着以此为跳板。
而强基计划首年实施情况,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政策立意与个人想法矛盾
很多高考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一直存在功利导向。大多数人考虑的是专业冷热以及就业发展前景问题,追捧热门专业依然是大众的选择,愿意选择投身基础学科专业领域的人并不是很多。
一些人觉得,强基计划虽然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但真正落地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冷门专业。
毕竟这些专业,毕业后将来只能进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加上我国过去科研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资金支持、个人待遇、压力等社会问题,缺乏了解认识以至于热情不高。
如果基础科研人员的待遇远远超过互联网、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的待遇,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做基础研究。
2、选拔机制和标准过高
入围线设置不合理,部分比提档线要高五六十分,拥有这个分数的人。要不要走强基搞科研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他们有其他更好的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强基计划不是招不满,而是要求太高不敢报考啊。门槛太高了,自然让有心无力的考生不敢报考了。
于是有人指出,以强基计划要求的高考分数,去报考医科八年制的临床,工科的计算机、建筑,财经的金融等,难道不香吗?
或许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指出,真正报读强基计划的考生,对基础学科是“真爱”才行,否则是没有吸引力的。
3、录取机制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要求报考强基计划只能报一所学校,并且要求学生面试前做出选择,而选择前高考成绩都是不知道的。
这就堵死了考生和高校更大范围自由招录的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考生满足了南京大学的条件,但报考了北京大学,结果落选北大,南京大学的机会也没有了。
4、培养方案缺乏吸引力
本硕博连读是机会也是限制,强基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然而限于本校的贯通培养也限制了考生后续更大的可能,这需要高校在培养方案上下功夫。然而,在今年的招生宣传中,高校培养方案缺乏吸引力。
以清华大学举例,在同样的背景下招录939人完成招生计划。除顶级师资配置外,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特设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双学位交叉培养,非常受欢迎。
如何看待未来机遇
THREE
改革宗旨不会变,强基计划依旧定位于选拔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才,就在现阶段而言,冷启动并不是坏事。
一项政策的推行总需要在试点中不断调整优化,未来参与高校或者招生规模会随着改革的深度推进持续扩大,但基于目前亟待解决可能会存在以下调整:
(1)很大程度存在放开限报的可能,增加高校、考生双向选择性,使更多的人可以匹配到合适的院校。
(2)招生条件更明确,不同层次高校之间招生对象的区分和同等级院校不同人才选拔需求的区分,以期能招录如愿,高校能选拔真正需要的人才,考生能有心仪的录取结果。
(3)优化培养方案,本科招生专业设置或深造方向上可能调整。在突出基础学科引领作用基础上,更好的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指导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结合。一方面为相关领域输送领军人才,另一方面给基础学科多一个出路傍身。
(4)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目前基础学科培养出口、就业整体环境,如待遇、科研扶持等。
今年强基计划大部分高校未招满,估计高校及教育部也会进行反思和调整,请大家关注。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