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如何让你的思想观点,与众不同?
因为教育是很奇特的一个行业。
要说真正懂教育的人,肯定不多。但社会上却人人都会对教育指手划脚,说上几句。有些不是专家的人,说起来有时候比教育专家还头头是道。
作为老师,免不了接触与人聊教育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思想,与众不同呢?
1.从历史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
从中国的传统汉字来看,教育的教字,左边下面的子的形状如胎儿出生后就变成了头朝上的孩子。右边的反文旁很像是鞭子或戒尺类的工具。左上的爻,象征父母,表示父母在训导孩子,而孩子在弯腰曲背恭恭敬敬地听着。这就是教字的原义。
教字的字部,和育字的上部刚好相反。育字上面的是一个头朝下的婴儿,下面的月是母亲的腹部,育指的是孕育。
教育两字,原来是分开的。最初的教字,左边上部变成了孝字,其实寓意着社会更重视向孝治之教改革,百善孝为先,教孩子先教孝开始。故早期的私塾教育,孝道是放在最前面的。因此,如果今天的学校教育注重德育中的孝敬教育,是非常有传统文化内涵的。
教育一词合在一起,最初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天下英才,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所以,从古人的认识来看,当一个老师,是很高尚和幸福的事。
教育两字,一词,从古代到现代,它的演变,是自外向内的,带有示范、指导、灌输和规范等种种意思。教育两个字意义不尽相同,“教”重视知识灌输,“育”重视对生命的孕育所抚养。现代很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于重教而忽视了“育”,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是不完整的。
2.从当代视角看待教育
如果要说今天的教育,那么显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存是最突出的特点。这是新旧教育更迭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提供人才与智力的保障支持。但素质教育谁都知道是如此重要,可现实落到实处的学校,几乎可说是凤毛麟角。
今天的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体制机制,不是学生负担过重和招考录取制度的问题,而是把教和育割裂开来了。“教”的氛围越来越强化,浓烈,而“育”却越来越远离学校工作的视野,这让教育两个字一个词,蜕变为两个字两个词!教和育相分离了,教育本质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很多学校教育的目的,窄化为学生的分数,学生考上重点学校的人数,教学内容成了冷冰冰的考题试题。
从传统教育到今天,我们要期待教和育有机的统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遵守规矩的纪律意识,又要有充分张扬的个性;既要重视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既要有共性的统一,又要有个体的差异。
“教”要传授普通真理,普遍性的价值,普遍性的思想,要通过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来实现,人人达标,人人理解,人人掌握基本原理。而“育”的是灵性,是差异性,这是通过选修课程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来实现。没有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正如一个人需要两条腿才能走路一样,学校教育也同样需要两套课程体系。只有这样,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才会迎刃而解。
3.从外国视角看待教育
中国教育有自己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但我们需要在脚踏实地的同时放眼全球。在英语和德语中,关于“教育”一词,有自主建构、唤醒和引导的意思。
自主建构是我国当代新课程改革中非常注重和推崇的教育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独立自主进行建构而成的。老师能做的,只不过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与条件,从而点燃学生自主建构的热情。因此,有很多西方教育家提出:“学生不是待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西方人提出的教育就是“唤醒”,本意是指教育过程不强制,不说明,不说破,强调启发,类似于中国传统观点中的诱导、激发教学。《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便是众所周知的启发式教学,而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时指出“无所作为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在发生什么,看不到老师的传授与讲解道理,但却实实在在地对他们的心灵有了影响。
所以,最好的教育,便是无所作为的教育,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就是“润物细无声”。
还有个观点是关于“引导”的。事实上,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老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者。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有优点,有潜力,也会有错误,出现问题。作为老师,要正视和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越是低年龄的学生,其可塑性就越强,潜力也越大,而父母和教师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指导者。新课程强调的合作中的“首席”,起的就是示范、引领、帮扶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