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也应该把工作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教书育人上。可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工作的重点却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花了很大精力去应付那些非教学任务,比如扶贫、各种检查、报表、朗读比赛、禁毒宣传等社会性事务。
前段时间,不少地区的教育部门再次发文给中小学教师减负,甚至明确规定了哪些社会性事务不能进校园等等。不过,仔细看看近期的教育改革措施,对教师的约束越来越大。说句有点偏激的话,现在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多少真正开创性的措施,反而是不断折腾教师,比如说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的初衷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重新分配,同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某些地区在实施过程中简化成了“末位淘汰制”,导致部分教师特别是年龄大的教师人心惶惶。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的呼声被教育部门重视,只有教师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所以个人觉得教育改革在加大对教师的约束时还必须考虑教师的诉求。
那么教师的诉求是什么呢?也许从下面这段话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没有职称、绩效以及其他杂事,教师的工作就是单纯地教书,那该多好啊,哪怕是多带几个班的也愿意!
这是我身边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经常说的话。从话中可以看出,除了社会性事务等所谓的杂事外,职称和绩效也是老师比较反感的。
先说职称吧。
不评职称吧,一是待遇受到很大影响,每个月每一级都差着好几百块钱呢;二是如果别人评上了自己没评上会感觉没有面子。
所以大家还是只能使出全力去评个职称。评职称又是个很麻烦的事,又是公开课的获奖证书,又是论文要求,一些老师为了职称问题都放松了对教学的要求。
作为老师,有时候不禁会想:既然职称这么折腾,那取消了不是更好吗?不过再仔细一想,如果没有新的制度代替职称制度,还真不可能直接取消。毕竟职称制度一来可以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二来也算是对教师的一种考核,而且新的制度也未必就比职称制度更好,没准会更折腾人。
再看绩效工资吧。
职称制度在短期内被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个人觉得绩效工资确实应该取消了。
教师的绩效工资又被称为“讥笑工资”,因为可能只有教师会傻到自己把每个月工资的30%拿出来让别人考核自己,最终的结果是绝大部分一线教师都拿不回那30%。所以教师绩效工资应该取消,如果实在不能取消,那么请不要让老师自己出钱请人考核自己,请从财政中直接出钱作为绩效发给老师。
职称和绩效考核可以说是压在一线教师身上的两座大山,真心希望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中找到解决办法,让老师实现单纯教书的愿望。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