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迎康复新机,国内首个脑机接口孤独症研发项目启动

在十四五规划中,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被列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其中就包括脑机接口这个科技领域。在政策利好和技术突破的双重加持下,中国的"脑计划"也在往前推进,相应的技术研发、临床落地也取得一定成果,而医疗,正成为首要的落地场景。

12月31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与强脑科技(BrainCo)联合研发课题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内首个临床脑机接口科研项目——"孤独症儿童可穿戴脑电波康复系统研发"正式启动。通过本项目双方临床及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孤独症有望凭借前沿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获得科学康复的创新路径。

在业内看来,脑机接口及脑机交互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正处于前瞻性研究阶段。在2020年最后一天,中国残联党组成员、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贾勇,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冯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通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贾美香教授,浙江大学前副校长罗建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翁旭初教授,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会长樊越波,强脑科技(BrainCo)创始人兼CEO韩璧丞博士,前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孤独症研究学者、强脑科技孤独症项目负责人杨锦陈博士等国内外行业人士均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出席了此次启动仪式。此次联合开发的原型产品的一位早期种子用户家长代表,也分享了使用开星果谱系儿童脑康复系统半年多来,6岁女儿的突破性改变与妈妈经历的心路历程。

贾勇副理事长指出,随着我国残疾儿童救助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享有全生命周期的一切康复需求的目标,必须要使用科技赋能康复。贾勇强调本次科研项目的开展是满足孤独症儿童康复需求和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质量的现实需要。

而在吴世彩书记看来,联合课题《孤独症儿童可穿戴脑电波康复系统研发》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的导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全国康复资源的中心,具有丰富的孤独症临床和康复资源,而强脑科技在脑机接口及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本课题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所谓脑机接口,是指在人或动物的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实现大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它不仅是大脑神经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成为脑控与控脑技术实现的基础。谈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强脑科技孤独症项目负责人杨锦陈博士表示,"孤独症儿童可穿戴脑电波康复系统研发项目"是中国首个脑机接口孤独症康复研发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手段。该项目已经有了前期的一些案例和有效性结果,通过与中康的联合研发,将在近期成为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将有望引领脑疾病领域数字健康产业的发展,用脑神经科技与人工智能赋能脑疾病的康复乃至诊疗。

据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脑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是社交和交流障碍。数据显示,我国孤独症发病率约为1%,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1000万。儿童期是康复的黄金时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多数特殊儿童能显著改善人生发展轨迹,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精神负担,还有可能能上大学、就业,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然而现有康复干预严重依赖行为方法、缺乏客观的检测手段、科技产品使用率不高等,是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领域面临的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联合课题充分结合了高精度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孤独症临床实践与教育干预,将探索一种针对脑神经进行直接精准闭环训练的手段——脑电波神经反馈训练技术。神经反馈训练技术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改善大脑功能、促进脑康复的方法,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1968年,在美国被广泛用于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康复干预已有多年历史,在2012更得到美国儿科医学院官方指南推荐。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儿童和青少年接受神经反馈训练。脑神经反馈训练的优点是不用吃药、不用手术,并且是直接针对大脑神经进行"治本式"的、由内而外的训练。目前,基于神经反馈训练技术的脑控类辅具已纳入中国残联《残疾人基本辅具器具指导目录(2020年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针对孤独症,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方向的应用前景更为丰富,它能够帮助一些身体残疾患者与建立一座与外界交互的桥梁,可以实现康复训练、控制假肢和轮椅等功能。虽然现阶段在医学上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但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已经临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